如果成了,他們就能讓農產品市場恢復到以前,保住自己的蛋糕;而就算失敗那也不虧,能讓蔬美菜市場虧損,從而放慢發展的速度。
至於為什麼挑到最近才動手……李晗估摸著是因為這段時間他在搞華芯公司,而晶片是很燒錢的。這幫人肯定以為,他的錢都拿去做晶片,已經沒多餘的了。
“也不看看自己幾斤幾兩,就想來跟我鬥……”李晗冷笑道,“行,那就來比比吧,看誰的錢先扛不住。”
“老公……”這時候王蔓在邊上用腳丫扒拉了他一下,“國家會不會幫咱們?”
“國家巴不得看到這種局面呢,傻姑娘。”李晗笑了,在她身邊躺下,“這屬於是市場的競爭,而競爭對整個市場都有好處的,優勝劣汰嘛,存活下來的企業肯定更優秀,而競爭過程中也能讓農民獲得好處。”
“好吧……”王蔓都囔了一句,靠在了他胸口,“早點睡,乖。”
“是得早點睡,明兒還有事要做呢。”李晗嘆了口氣說。
次日,李晗便再次來到了橋口公司與姜濤碰面了。
“我決定給你二十億的資金。”李晗很直白的說。
只能說這事來得不湊巧,他確實是把大部分資金投入到華芯公司了,但是最近他正好透過做空阿麥斯公司以及百事可樂的槓桿交易大賺了一筆,手頭有上千億人民幣的資金還沒花出去呢。
而新農集團背後雖然是有不少大公司,但畢竟是新公司,還沒經過幾次融資,手頭能有多少資金?
對付這些國內的小公司,李晗甚至都不需要太多技巧,直接燒錢就能燒死他們,突出一個財大氣粗。
這個“二十億”就像一記重錘,把姜濤都給敲暈了:“多、多少?”
“二十億。”李晗回道,然後掰著指頭數了起來,“首先要和這些農民簽下一個長期合作的合同,和他們採取共同合作的方法來運營,也是限制他們只能和我們合作。他們負責種,我們負責賣,而他們的農產品所創造的收益,扣除10%的運營費用後,由我們蔬美菜市場與他們五五分賬。”
“哦——!”姜濤瞬間就明白了,“這樣他們就看不上那20%的漲價了!”
“差不多。”李晗點了點頭,“其實這個五五分賬和漲價20%,哪個多也得看行情。但是農民們肯定會更喜歡咱們家的方案,畢竟他們與菜市場身份對等。”
“那我覺得咱們也用不了這麼多錢吧?”姜濤猶豫著問。
“當然要。”李晗笑著說,“因為,我要你加大合作的力度。去把這家菜市場建立到全國每個城市,然後在每座城市裡都尋找合作的農民。”
“那也花不了那麼多錢吧……”姜濤滴咕道。
“還不止。”李晗繼續道,“如果農民因為某些意外缺少資金,由我們直接向他們提供無息貸款,等他們種植的作物生產出來後,再每個月每個月的還。”
“那……就確實挺花錢的了。”姜濤無奈的嘆氣。
“薄利多銷嘛。”李晗回道,“咱們要競爭過對方,那就必須得減少利潤,而利潤降低了,就得靠數量來彌補,咱們要儘快把這個模式推廣到全國。此外,我們還要去聯絡阿里,讓他們幫忙建立一個數字化種植系統,幫忙分配農戶種植的作物種類,避免某個作物數量太多或者太少。”
當然,李晗說是這麼說,其實直白點說,這種競爭就是燒錢而已。
看誰的錢先用完,那誰就能拿下這個市場,然後把價格抬高。當然,李晗現在提出這個方案就不打算改了,而是要一直延續到最後。
因為這種壟斷行為,最終的結局就是大家全都是輸家,日本就是最好的證明。
而李晗絲毫不擔心這些公司的惡意競爭,光是貓屋平臺和d站這兩家平臺的資源,就能幫他把蔬美菜市場的這些貨給推薦出去了。
“暫且先按照我吩咐的去做,之後如果再有什麼變化及時通知我。”李晗最後叮囑了一句。
“是。”姜濤緊張的點了點頭,“那我就先告辭了……”
姜濤離開後,李晗冷笑一聲自語道:“我手底下的牌多得很,你們拿什麼跟我鬥?”
(月票感謝名單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