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徹聽到Nofe的回答,起先還在腦海裡扒拉記憶。
他倒不是不知道BDD是誰。
只是不清楚對方上賽季到底在哪裡。
Nofe沒從程徹古井無波的臉上看出疑惑,不過何猷君適時開口,“BDD最近在哪兒工作?”
何猷君對LOL瞭解較為有限,僅僅能把LPL內部選手的近況搞清楚,對於LCK聯賽的情況近乎於一無所知。
Nofe連忙介紹,“21年結束,原本在GEN效力的BDD由於俱樂部要買chovy,而被轉會到NS,用來跟旺乎做交換。”
“在NS這一年,由於陽性痊癒後出現的腦霧、注意力渙散等後遺症,春季賽到夏季賽的前半段,綜合表現比較一般。”
何猷君眉頭一皺,“這能行嗎?”
聽上去不太靠譜。
Nofe解釋道,“BDD夏季賽後半段表現有所回暖,而且他只要能復健到巔峰期的八成水準……在LPL中單裡的對線能力就數一數二!”
這點倒是沒人質疑。
BDD單論對線強度,在中路歷史上也能佔據一席之地,畢竟當年也被視為Faker接班人。
舉個栗子,面對S7世界賽著名城牆哥Crown,Faker被對方死死拖在中路,10分鐘平均只領先皇冠7刀。
但是八強的BDD面對皇冠,前十分鐘的平均補刀差是+17!
更別提期間BDD還操刀球女,對線單殺打爆過一次皇冠!
平心而論,在排位賽裡盤盤對位10分鐘壓對手17刀都很嚇人了,更別提是在職業賽場上。
該資料意味著光靠補刀獲取的對位經濟差距,就跟單殺一次相差無幾!
至於S7八強賽中單對線壓制這麼到位,為何龍珠還能被SSG橫掃……
一方面是初出茅廬的Cuzz跟老辣的安掌門對比,差距實在過於巨大;另一方面,龍珠就跟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肌肉男一樣,在運營和視野上被SSG完全爆掉。
此外,BDD大局觀也是缺陷,常常手握對線優勢,到中期就不知道應該如何滾動雪球。
Nofe對他的形容沒問題。
要操作有操作,要腦子有操作。
身為社恐十分怕生的Beryl剛剛一直沒吭聲,此刻也難得發話:
“我看可以,普成(BDD)對線是兇中帶穩的型別,很適合我們的風格……因為我看Limpid打法太激進了,三條路全都鉚足勁推線會有危險,普成的打法剛剛好。”
Beryl之前一直在LCK聯賽效力,很清楚BDD的特性。
這傢伙別看對線很猛,但一向是該壓就壓,不該壓制的時候也不會上頭。
2017年夏季賽,BDD單賽季在龍珠的場均陣亡數甚至只有0.95,KDA高達11.31!
含金量十足!
因為就連公認的對線機器超威,即便一度透過連續幾場的優異表現刷到過100以上的KDA,但整個賽季的總體死亡數和KDA也要遜色於BDD!
在Beryl看來,這就叫進退有度。
依靠這一特性,BDD在2017年夏、2018年春和2020年春三度榮獲常規賽MVP,奪獎次數排名LCK歷史第一。
“……我沒意見。”程徹和Elk紛紛點頭同意。
何猷君輕嘆一聲,也算是看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