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花香和宋琦沿西平大道向東走著。
“打。‘打’字是有截和停的意思。比如打住。”宋琦說。“‘打車’,挺形象的。”
“我們這兒的人,平常很少說打車。”花香接話說,“都說‘打的’,面的的‘的’。”
“‘打的’,截停面的。這就更形象了。”宋琦贊曰。
西平大道上,緯十路口到緯三路口之間要經過緯九、八、七、六、五、四路口,算上緯三路口,二人要走七個路口,從城中區進入城東區。
這段路走著可不算近,約有三公里。清晨,跑步時,六里地不算什麼,腿腳剛活動開就到了;現在,大中午,掐著點去趕飯,就顯得有些遙遠了。
“你出汗了。”宋琦走路腳步放得很緩,以便花香跟著不吃力。饒是如此,花香的劉海也被汗水打溼,緊貼在額頭上。
“天太熱了。”花香撥了下劉海,說,“往年這個時間沒這麼熱啊。”
“林老師也說過今年特別熱。”宋琦把手絹遞給花香,“往年很涼快嗎?”
“哇!”花香接過手帕叫了一聲,隨即以手掩嘴,不引路人注意。
“怎麼了?”宋琦不解,一方手絹而已。
“齊白哥,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金都這邊的年輕人兜裡,都不放手絹了。”花香用宋琦的手絹擦著額頭,說,“只有一些上歲數的老年人,還保留隨身攜帶手絹的習慣。”
“哦?那走在馬路上,需要擦一擦,怎麼辦?”宋琦果然看到好幾個路人,用奇異的目光,看著開啟手絹擦汗的花香。
“一般都用這個。”花香把手絹疊好,放進兜,順手掏出兩個火柴盒大小的半包餐巾紙。
餐巾紙塑膠包裝上印著“億帥國際大飯店”字樣,這是在億帥二樓餐廳吃飯的時候,服務員擺到餐桌上,供客人飯後用的。
“餐巾紙?擦了一扔,是挺方便。”宋琦說。
“我們管這叫做手帕紙,還帶香味兒呢。”花香把袋口開啟,放到鼻尖聞了聞。
“再去吃飯,我多拿幾包。”宋琦笑說。
“在億帥吃飯,一人發一包,用不完帶走。你留下的,別人又不會用。”花香的額頭又有許冒出。
……
潶坔餄餎面在西平大道與緯三路交叉口的東北角。門面不算很大,但也不是很小的那種,從新近裝修的門頭上看,屬於中檔偏上的飯。牌匾上的“潶坔餄餎面”五個字,跟金都府大多數店鋪上的字一樣,不怎麼好看。
“吃什麼你看著點。”二人進到裝潢考究的潶坔餄餎面,挑了張靠窗的兩人桌,坐下,宋琦把服務員遞過來的選單,推給對面坐的花香。
“我也不知道,你來點吧。”花香掃了一眼選單,價錢都不便宜,遂把選單推給宋琦,“隨便點兩個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