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輕知清楚自家爸媽的品行,一輩子的老實人了,怕他們受欺負,所以跟著一塊來了。
張啟是律師,也來了。
然後霍封衍和江戰不放心,也要跟著一塊來。
而對面來的人也不少,除了外公、外婆、周宏偉、王金蘭、王琳琳外,就連五姨婆和四姨婆都來了。
調解員都沒想到兩方怎麼來了這麼多人。
調解員開口道:“先說好,咱們是先走調解,調解不成你們想上法院就上法院,但在這裡不能動手。下面,先讓老頭老太說說想法。”
調解現場其實更偏向家長裡短的,調解員就是中間人的角色。
實在調解不成,後面走法院該怎麼判就怎麼判。
這邊王開福張了張嘴,又好像開不了口,閉上了,推著一旁的老婆子,“你先說,聽你的。”
陳小青想推回去,一旁的大女兒王金蘭皺了皺眉。
陳小青嘆了口氣,緩緩道:“燕梅,你也曉得你爸的身體什麼情況,常年住院,這些年他的退休金確實都花光了,我們年歲也大了,沒法去外頭賺錢,所以想找你要點贍養費。”
其實王燕梅每年都會給錢,逢年過節小禮,中秋端午看望,生日買衣服,過年給大紅包。只是,不是‘贍養費’的名義。
王燕梅也很清楚,她爸媽不是真的需要這筆所謂的‘贍養費’。
不過是,她起訴了王金蘭還錢,王金蘭和爸媽沆瀣一氣,打著贍養費的名義從她這繼續掏錢。
一想到這些偏心的事,她的呼吸不太順暢。
好在來之前,許家就跟張啟商量的清楚,由他主導。
張啟嚴肅道:“贍養老人,是子女該盡的義務,我方願意支付贍養費,但金額有待商榷。”
陳小青還是看向王燕梅,“燕梅,我知道你們開了農場,你三姨跟我們都說了,那農場賺錢不少。兩萬對你們來說,不是什麼問題。”
旁聽的四姨婆撇了撇嘴,小聲嘀咕:“一年兩萬啊?那確實不多。”
五姨婆:“什麼一年,是一個月。”
四姨婆倒抽了口氣,兩隻眼睛震驚的瞪大:“嘶~一個月兩萬啊?”
這怎麼敢開口的啊。
梅城跟大城市相比,消費低工資少,就是個年輕人在縣城裡打工一個月兩三千的工資都是常見的。
她不像老五清楚這些事,是稀裡糊塗前幾天被金蘭喊著說要過來聽聽的,說燕梅不孝順,這麼多年不給贍養費,來給大姐(陳小青)主持公道。
可是這麼一聽,怎麼感覺有點不對味了。
公道?兩萬一個月的贍養費還叫公道啊?
四姨婆撇撇嘴,燕梅和富強以前日子過得苦,也沒見她大姐和大姐夫幫襯一把,現在老了,開口要兩萬一個月的贍養,真有臉的,簡直是敲詐!
索性,她也不幫著這邊開腔了,先聽聽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