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生產力不夠,不可能實現現代化,數理化教育都沒普及,她一個人實在做不到。
只能絞盡腦汁將現代與古代的政策結合,制定符合國情的政策,一步步慢慢來,能做多少是多少。
在最近一次科考之後,頒發條文,允許女子參加科舉。
這一舉動廣泛引起考生震怒。
他們本以為自己剛剛科考結束,即將步入官場,皇上肯定會給他們一些面子。
沒想到都被罰去充徭役,全國各地都在修路,正是缺人的時候。
要是幹苦力時還敢嘴賤,拔了舌頭永遠不得科考。讓他們再也不能憑藉三寸不爛之舌攪動天下風雲。
華夏人口眾多,不缺有才之人。
現在官場上還被老一輩霸佔,根本不需要這麼多當官的,新人來了也是白吃皇糧。
斷他個幾年又何妨。
要想實現思想觀念的轉變,必須要狠,等殺殺他們銳氣之後,再提要求會好辦的多。
還有那些倚老賣老的大官,啥也不幹光想繼續佔便宜,全都開除,給在朝的年輕人更多機會。
畢竟她想要的理想團隊是:
鎮山的虎,領頭的羊,遠見的鷹,敏捷的豹,善戰的狼。
可實際上全是:划水的魚,裝飯的桶,縮頭的龜,牆頭的草,害群的馬……
給他們點陽光,他們都敢說太陽是他家的。
史官在早朝痛斥遊鈺手段暴戾,記入史冊是會遺臭萬年的!
“史書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您老年紀大了,腦子不清醒,賜自盡。”
“陛下三思!”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你還不謝恩?”
“……臣,謝主隆恩!”
其他大臣再怎麼不滿,最多也只能在心裡蛐蛐“皇上一歲一歲一一歲”。
遊鈺也不是不分青紅皂白,有益的建議她會採納考慮,招攬賢臣組建內閣。
同時培養女官進入朝堂,史官等文官機構,幾乎每個單位都有女官參政。
女武將雖少,但在華今霄的訓練下,已經有許多女子在戰場上有一席之地。
京中貴女不再只囿於閨閣,經商的,科舉的,教書的,從軍的……
她們在邁出這一步時,也有許多聲音告訴她們說,“一個女人怎能幹這些”。
但當今聖上曾在京中第一所女子書院成立時說,“當人們做不到某些事情時,他們就會對你說,你同樣不能。”
“但是,路只有走過了才知道。”
“女人的力量或許弱於男人,可讀書經商,不是有力氣就可以,我們從不低人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