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臣以為此次京察牽涉官員之多前所未有,故而臣希望能慎重行事,另行委派他人進行查證,以辨明是非,安撫百官。八一?中文網 ㈠?㈧.?8?1㈠”
見東林黨的人支援此次京察的結果,身為輔臣、齊黨出身的崔景榮向天啟皇帝一躬身後高聲說道,反對此次京察結果。
“皇上,此次京察事關大明的江山社稷,為使得百官信服,同時也是為了大明的長治久安,望皇上派人重查此事。”
緊跟著,輔臣之一的孫如游上前一步,表示了對崔景榮的支援,他是浙黨的人,方從哲回鄉後現在他就是浙黨在朝堂上的最大依靠,此時自然要全力以赴對付東林黨。
“臣等附議!”中立派的周嘉謨和林堯俞以及齊楚浙等派系的官員們隨即開口,異口同聲地說道。
顯而易見,受到東林黨威脅的其他派系以及中立派的官員們此時已經自地站在了一起,結成同盟予以自保。
“哼!”**星見狀嘴角閃過了一絲冷笑,現在大明的上層機構中東林黨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周嘉謨等人根本就無法翻起什麼大浪來。
只不過……
**星不由得望向了立在葉向高身旁一直默不作聲的李宏宇,周嘉謨等人或許沒有挑戰東林黨的能力,但如果李宏宇這次全力支援齊楚浙三黨的話,倒真有可能被李宏宇翻盤。
畢竟,李宏宇跟天啟皇帝關係密切,與天啟皇帝亦師亦友亦臣,是天啟皇帝所器重和倚賴的大明重臣,很可能說服天啟皇帝來否定此次京察結果。
不僅**星,包括張惟賢等勳貴在內,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紛紛望向了李宏宇,想知道他對此事是何看法。
明眼人都知道,這可是齊楚浙三黨最後翻盤的機會,因此齊楚浙等派系的官員們緊張得一顆心都懸了起來。
“李少傅,你是何意?”天啟皇帝的視線也落在了李宏宇的身上,不動聲色地沉聲問道。
“皇上,此次京察結果出乎了臣的意料,臣實在是難以相信兩京的奸佞之臣有三百多人,這已經過了歷朝歷代京察的人數。”
在眾人關切的注視下,李宏宇沉吟了一下後向天啟皇帝一躬身,鄭重其事地回道,|“皇上自登基以來勵精圖治,文武百官各司其職,齊心輔佐,使得大明國計民生大為改善,實在是國家之幸,百姓之福!”
“皇上,這本是一個君臣和睦、百姓歸心的盛世景象,可此次京察查出來的奸佞之臣卻遠歷朝,這讓後世之人如此看待本朝的官員,如何看待皇上?”
說著,李宏宇語峰一轉,提出了一個誰也無法迴避的問題,難道是要告訴世人天啟皇帝治理國政無方,以至於朝堂之上多出瞭如此多的貪官汙吏,那百姓們豈不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此言一出,大殿之上頓時一陣騷動,齊楚浙等派系的官員紛紛鬆了一口氣,而東林黨的人則無不色變,沒想到李宏宇竟然如此厲害,一開口就使得此次京察的結果陷入了被動。
雖然李宏宇並沒有明著說東林黨的人在此次京察中黨同伐異,打擊異己,但其話裡的言外之意卻是借天啟皇帝來表達對東林黨此次行事太為過分的不滿。
東林黨這次的京察很顯然已經越過了黨爭的底線,想要把朝中的反對勢力一掃而光,這可破壞了朝中各方勢力的均衡,著實不是一個明智之舉。
當然了,李宏宇不僅是楚黨的一員,同時也是大明的輔臣,天啟皇帝信賴的肱骨之臣,自然要避免東林黨在朝中獨大的局面生,這樣的話對大明官場以及百姓都非常不利。
**星和孫瑋的臉色變得有些難看,李宏宇的那番話可謂是殺人不見血的軟刀子,傷人於無形之中,比直接的攻擊謾罵要厲害得多。
“皇上,臣等當時只想著整肅兩京官場,並沒有顧慮其他,不妥之處還望皇上恕罪。”隨後,**星和孫瑋跪了下去向天啟皇帝請罪,兩人當時只顧著對付齊楚浙等派系的關係,並沒有把事情考慮周全。
其實,此次京察的局勢到後來已經有些失控,**星和孫瑋無法掌控住局面,畢竟東林黨激進派官員不止他們倆。
這就使得被彈劾的兩京官員的人數越來越多,東林黨的那些激進派官員想要趁此機會一舉打垮朝堂上的政敵,結果使得被彈劾的兩京官員的人數達到了三百三十八名之多,過了大明立國以來的歷次京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