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羅通猜的那般,李承乾前來朔方,還負有一項秘密使命,那就是上陣殺敵。
這是李世民給交給李承乾的任務,作為他李世民的兒子、堂堂一國儲君,不懂軍事,不真真正正的上戰場成什麼樣子。當然,李承乾本人也樂意。
為此,李承乾還準備了一套騷包至極的黃金明光甲,只是還沒秀上三分鐘,就被羅通強行拔了下來,扔給他一套校尉級別的山文甲!
你小子穿得金光閃閃的,不是當突厥人的活靶子麼?你不怕死,老子還怕兩位泰山大人秋後算賬呢!
好吧!你是主帥,你的理由也充分,瞿將軍也說好,我李承乾認了。
“不對呀!都督,你不是說特立獨行容易招蜂引蝶麼,你自己怎麼穿得銀光閃閃的。”當羅通在他的妹妹伺候下,大爺一般的穿上帥氣的亮銀明光鎧,李承乾不平地叫囂道:“你不是怕我搶了你的風頭吧!還我的黃金甲。”
“戰場上明晃晃的刀槍不可怕,可怕的是冷箭,你又沒有我的武藝,又是戰場雛鳥,穿著黃金甲不是招冷箭麼?你要麼在都督府準備慶功宴,要麼乖乖聽話當你的校尉。瞿將軍,這傢伙交給你了。”
“喏!”瞿長孫鄭重的應了一聲,他是沙場老將,非常認同羅通的說辭。
前來朔方的路上,李承乾興奮的亮出黃金甲時,瞿長孫當時臉都綠了。剛才李承乾秀他的黃金甲,他老人家尿都差點流了出來。
好在羅通拔了下來,他這才鬆了口氣。他現在又怎麼會蠢到去幫襯李承乾這菜鳥呢!
來到朔北軍營,三通鼓響後,不到一刻,六萬大軍甲冑整齊,列著整齊的隊形,靜靜的看著校臺上年輕的統帥。
羅通掃視四周,密密麻麻的兵卒猶如蟻聚,這就是他的兵……整整六萬之數。
看著這些雄赳赳氣昂昂計程車卒,第一次統帥如此大軍的羅通,胸中難免湧現出萬丈雄心,高呼道:“朔北草原百里之外,還有三個突厥部落賴著不走……廢話不說了,發財去……”
沒有什麼長篇大論,簡單的一句話正體現了羅通直來直往的風格。
六萬將士先後一怔,隨即大笑著高呼起來。
“發財去……”
大軍浩浩蕩蕩,踏上了征戰之路。
羅通滿意的一笑,這出征宣言,本就隨著主帥興致而來,但大多數統帥會將此事看的很重,講究什麼名正言順,宣告自己的正義王者之師,說個一大通討伐的理由,來激勵三軍士氣。
可是冗長難懂的出征宣言真的能夠激發士氣,令所有將卒都能理解?
這個未必!
如果是劉邦、希特勒這類擅於演說的人物,自然能夠帶動三軍士氣。一般人說一大通。只會讓兵卒產生厭煩的不佳情緒。
羅通自問不會說什麼長篇大論,口才也不及劉邦、希特勒,索性將出徵宣言減短為一句話。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直切重點。
羅通對於行軍的速度拿捏的極為到位,黃昏時分,他們一行人已經走了五十里之外。
興奮之極李承乾並未察覺其中貓膩,瞿長孫露出了讚許驚歎之意。
這領兵作戰,行軍速度的拿捏極為關鍵。
若一味求快,掉隊丟士氣不說,兵卒到了指定地點也沒有力氣作戰。一味在乎兵卒疲乏,等到了前線,黃花菜都涼了。
一個出色的將領對於兵事必需要有全方位的瞭解,怎麼樣在儲存兵卒有一戰能力的情況下,以最快的速度趕到戰場,這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此時此刻,羅通對行軍的速度拿捏的極為準確,不但給了兵卒足夠的休息時間,還準時的抵達了目的地。
這一點不是輕易能夠做到的。
時間還很充裕,羅通下達了休息的命令,並召集眾將議事。
“這三個部落自以為是突利的人,又再加上我們遲遲未動,早已經麻痺大意了。而我們這次傾巢出城,兵力十分充足,沒必要一一去打。因此,我決定兵分三路,各行其事。懷玉、遺愛領一萬陌刀軍、一萬騎兵攻打歌倫特部落;處亮、業嗣領同樣兵力攻打卓木部落。我來解決烏圖部落。你們在攻打前一刻告訴兄弟們,率先回到朔方的隊伍每人多獎勵一隻羊……以此鼓勵將士們的爭勝之心。”
“喏!”四將都習慣了羅通出人意表的行事風格,接令行事。
“怎麼打,我不干涉。但畢竟是你們第一次獨立作戰,我要提及一些作戰理論,或許能對你們有所啟發。”
瑤池、秦懷玉、程處亮、李業嗣、房遺愛、李承乾、瞿長孫均做洗耳恭聽狀。
“我要說的就是‘戰爭’這個詞。什麼是戰爭呢?我也說不清楚。”
眾人有些無語,想不到羅通竟得出如此結論。
“可是我認為戰爭有兩個基本的要求:一是設法消滅敵人;二是避免自身傷亡過大。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這種慘勝不能算勝利。我認為,作為一個優秀統帥,不在於其如何體恤下屬,也不在於他能為下屬謀得怎樣的前程,能設法讓將士在戰場上少死幾個的統帥,才是人道的優秀的統帥。”
李承乾只能算是旁觀者,其他人對這番話有更深的體會,戰爭是殘酷的,出征前一萬步卒,能從戰場上走回來的,也許只有三千、甚至是兩千人,其餘的可能埋骨黃沙、可能拋屍荒野,作為統兵大將,把同胞帶出去還要把同胞帶回來才是真正的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