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花燈卻白撿了一個送上門來的大牛人,羅通的心情可想而知,與王玄策定下了約定的日子,便與一眾女子買了花燈去放。
河水裡放滿了水燈,槳聲盪漾,波光搖曳,滿條渭水變得流光溢彩。
早前官府便在水中放了千餘盞水燈,排列整齊,另外幾十艘小船上佈置了花燈,水光倒映,千姿百態,光彩奪目。在河邊立下兩座燈塔,叫做招魂塔,是官方所立,燈火通明,將點燃一夜。
此時燈塔前擠滿了點燈的庶民,士女闐咽,喧鬧異常,點一盞燈,許下心願,隨水漂走,最後死去的親人就能收到他們的祝願。
河邊也擠滿了放燈的少女,另一種風俗說,未婚少女可以在這一晚許下心願,燈隨水而去,那麼她的心願就會如願以償。
少女們的心願自然是想找一個如意郎君,她們挽起水袖,露出皓腕,將水蓮燈放入水中,慢慢地,燈隨水波向河心流去組成了蔚為壯觀的燈陣。
羅通他們人多,便在一個稍微僻靜的河段點燃了水蓮燈,這一帶其實人也不少,一群國子學的學生在也旁邊不遠處放燈。
“婉兒姐,你要許什麼願?”長樂很興奮地問道,今天是她第一次放燈,對一切都充滿好奇,
“我啊!當然是說幾句祝願先母的話。”鄭麗琬見她一臉興奮,便笑道:“你是不是還許了出嫁的願?”
長樂的臉驀地紅了,跺腳嬌嚷:“婉兒姐再胡說,我就不理你了,人家是要祝願父皇、母后平安無事。”
鄭麗琬見她急得像只發怒的小鴨子,便笑道:“好!好!我不跟你開玩笑了。”
鄭麗琬找了一處乾淨的草地,用帕子鋪上,雙膝跪下,將袖子挽起,露出一段玉藕般的皓腕,雙手捧著水蓮燈低聲許願,隨即將水蓮燈放進河中,
長樂也默默許了願,將水蓮燈放進水中,兩盞水蓮燈匯在一處,緩緩向河中漂去。
鄭麗琬望著兩盞燈並肩而行,她不由低低嘆了口氣。
就在不遠處,那群國子學士子注意到了她們,兩個少女超然絕倫的氣質使他們心生愛慕,眾人交頭接耳,竊竊私語,你推我攘,終於有一名士子上前,躬身向長樂行一禮,“小生張鏡,西河郡人,請問姑娘芳名?”
長樂一驚,向後退了一步,“你是何人?”
旁邊的女兵反應極快,上前擋住了這名士子,這時一群士子圍了上來,七嘴八舌道:“我們只是想問問芳名,並無惡意,姑娘何必這樣冷淡?”
被推開計程車子又鼓足勇氣,上前再行一禮,“小生張鏡,西河郡人,請問姑娘芳名?”
這次他不敢上前,隔了幾尺,一邊說,一邊悄悄看了一眼將鄭麗琬、長樂團團護住的女兵,對方刀已經拔出來了,他不由又向後退了一步。
長樂瞥了他們一眼,見他們穿著儒袍,帶著士子帽,便淡淡問道:“你們是國子學士子嗎?”
“正是!”
這名士子頓時有了勇氣,又道:“姑娘白衣仙姿,不染凡塵,令小生無比敬慕,特斗膽相問,不知姑娘能否將芳名告之。”
“哼!中元節哪有什麼仙姿,鬼影罷了。”
鄭麗琬轉身拉了一下長樂:“我們去找瑤池!”
羅通那傢伙尿急,很不仗義的丟下了她們一群女子,放燈的人多,她們便稍稍分開,瑤池在她們不遠處的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