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皇后不希望義成這個可悲可敬的女子在夢破後隕落,她這輩子為隋楊付出了太多太多,她太苦太累了!
付出等於收穫,那是自欺欺人。
一個王朝是她一個女人能擔得起的麼?一個需要用女人身體去維護的王朝又能走得了多遠?
她悲哀的分析道:“義成吶!頡利如狼如虎,又豈是真心幫她復興大隋?頡利真若有心,早在大唐初立時就會聯合竇建德、王世充、梁師都、高開道等等諸侯覆滅大唐了。”
“那時,威望無雙、上下齊心的突厥引兵南下,李唐必然覆滅。他心裡根本沒有想著幫你復國。他又怎麼會傻到讓中原一統,給自己培養出一個強大的敵人呢?一個統一的中原王朝,不符合突厥的利益;一個統一的中原王朝,絕不是突厥所能戰勝的,文帝時期的大隋如此,如今的李唐同樣如此!頡利自顧且不暇哪會在意隋朝死活?突厥一分為三,已經永遠失去打敗李唐的機會了。現在的突厥與當初的大隋何其相似?現在的李唐與當初的突厥又何其相似?乾坤已經倒置,非人力能改變啊!”
蕭皇后一雙鳳眸,閃著睿智光芒道:“你不認識李氏父子,你不知道他們的可怕。我卻知道李氏父子是我見過的最能忍的人了,比起臥薪嚐膽的勾踐有過之而無不及,為了取得先帝之信任,李淵甚至連自己的女人都捨得。李世民取安世濟民之意,自小就有雄心壯志,他連殺兄弒弟,實為一代雄傑。他把李唐著名戰將李道宗、張公瑾、李世績、衛孝節、薛萬淑安置於靈州、代州、幷州、幽州、營州,便有夾攻突厥之意!”
“頡利、突利大戰不休、互有損傷,等這一雙叔侄兩敗俱傷、決出勝負之日,便是李唐四路夾攻突厥之時!李唐以前使慶州、延州、綏州不設防,其目的既是安撫頡利之心,又能滿足突厥掠奪的獸性,還可以驕敵之心。哼,李氏父子犧牲三州百姓來換取休生養息的用心瞞得了天下人,卻騙不了我。現在突厥已日落西山,他們再無顧慮,若不意外,李唐近期內必有動作。”
蕭皇后乃南朝梁明帝蕭巋之女,天資過人,嫁與楊廣後,多年如一日的追隨在丈夫楊廣身邊,見多了聽多文帝、楊廣時期的兩代傑出軍政人才在商議軍國大事,久而久之,她也具備了極其敏銳的戰略眼光!這種眼光,絕非身在突厥的義成公主所能企及!正因為她看得透徹,所以,比任何人都知道隋朝真的沒希望了!“復興大隋”四字,在她心裡跟佛家的“阿彌陀佛”一樣,只是一句口頭禪而已!
蕭皇后除了才貌出眾、溫柔賢淑之外,還是一個非常高明的政客!否則,又豈得得到楊廣的專寵?
高明的政客在可以爭取的時候,盡力去爭鬥,不擇手段。既知不可爭,則放下一切,坦然面對失敗,這是一個真正政客必需擁有的胸懷、
明知失敗,卻還要執迷不悟,甚至以犧牲自己所在集團的利益謀求所謂的勝利,那是蠢材行為。
蕭皇后自不是蠢材,她是一個高明的人。她知道義成繼續爭下去的下場的結局只有一個,那便是失敗,到時候,不僅是義成一個人的毀滅,還會連累到她的孫子楊政道。
隋朝已經輸了,是個失敗者,失敗的後果自己嘗就是了。困獸猶鬥,並不是理智理性的做法,下場也只有連累一切與他有關的人。所以蕭皇后放棄了,放棄得得極為乾脆灑脫!
“頡利突利反目成仇,固然是權力作怪,但這其中,李唐一定扮演著幕後推手的角色!以權勢離間敵酋關係、以利益分化陣營、扶持敵對突厥勢力……與當初長孫晟、裴矩分裂東西突厥的法子如出一轍。”
義成公主大怒,執問道:“你早知道,為何不提醒?”
“義成啊,你還是不懂權謀之術!”
蕭皇后嘆息道:“頡利知道又怎樣?知道了他又能接納突利?同樣,突利知道了又怎樣?他會放下自己的野心嗎?就算他放下,頡利又容得下他?頡利是什麼樣的人草原上誰都知道。突利搏一回還有一一線生機,放下那就十死無生了!”
“離間、分化、扶持這一系列手段出自春秋戰國時期的縱橫家,古而有之,說起來已經有了千年歷史,說起來並不高明,但偏偏百試不爽,因為這計策抓住了人的‘私心’,這就是陽謀。陰謀陽謀最大的差別在於前者讓人防不勝防;而後者讓人防無可防,明知是計也不得往裡鑽。”
蕭皇后說了一通,悠悠長嘆道:“我只希望李世民當我們是微不足道螻蟻!一旦他重視起來,便是我們滅頂之時。”
義成公主不服道:“危言聳聽!頡利雄霸天下多年,豈是易與之輩!”
蕭皇后跟一根筋的義成公主談話好累,但還是耐心分析道:“我們是頡利對付李唐、攪亂中原的棋子,他才厚待我們,等棋子失去了價值,他便毫不客氣的拋棄!頡利與突利之爭現在已經陷入僵局,李唐此時出手的話他必死無疑。如果李世民用我們為條件跟頡利締結和約,頡利一定會毫不留情的把我們綁給李世民,換取突厥與李唐的和平。義成啊,為了政道,也為了你們老楊家的香火傳承,我求你少折騰一點,不要試著去激怒李世民,不然,我們會死得很慘很慘。”
義成公主冷然道:“我不信!”
蕭皇后咬牙道:“我們打個賭,如何?”
“賭什麼?”
“賭傳國玉璽!”
“怎麼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