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在唐朝是一個比較熱鬧的節日,每天這一天,長安城中三夜金吾不禁,城門大開,一任百姓隨興而遊!
值此普天同慶之日,長安百姓也是舉家而出。
羅通與長樂公主出皇宮的時候,天色尚未落黑,但已有頑皮的孩童點起早已準備好的各式花燈,在街巷間歡呼雀躍,闖來闖去,偶爾有撅著著屁股的孩童悄然點燃一支爆竹,裝點起節日氣氛的同時,引來身邊小夥伴兒驚叫聲聲,使坊市間更多了幾分純真的喧鬧。
長樂公主在認識羅通之前,極少出宮遊玩,偶爾出宮也是坐在馬車中,從未有過信步街頭的經歷。故而對於一切顯得格外好奇,左看右看,這中元夜還未開始,就已經喜笑顏開了。
至天一落黑,早已等待許久的百姓們不約而同舉家而出,至皇宮裡點燃第一盞花燈起,不過半柱香的功夫,整個城中已是花燈滿天,照亮天幕的同時,也使長安中亮如白晝,陷入火海,道道坊街人頭湧湧,可謂哈氣成雲,揮汗如雨。
長樂公主哪裡想到真正的上元節竟然如此熱鬧,驚訝的說不出話來。
羅通笑道:“節日嘛!皇家有皇家的過法,百姓也有百姓的過法!皇家講究排場華麗,而百姓講究的只有一點……那就是熱鬧!比起皇家的中元節,我更加喜歡著百姓的。”
長樂公主自從出了皇宮,走在大街上,臉上的笑容就不曾斷過,聽羅通這話,也贊同的點著頭:“我也一樣,雖說這是我第一次參加,但這熱鬧的情景更有節日的氣氛。我從來沒有想過,百姓是如此過節的,也真的很羨慕。”
羅通笑道:“今晚是中元節,又是佛教的盂蘭燈會!兩節合一,自然熱鬧非凡。每年盂蘭燈節最熱鬧的地方是渭水兩岸,和上元節不同,中元節是鬼觀燈,水為陰,因此各種燈飾都集中在水中,而渭水兩岸又是擺設盂蘭盆,佛光爭鬥之處,因此渭水兩岸幾乎是人山人海,數十萬居民攜妻帶子湧到渭水兩岸觀燈。”
佛教興盛於南北朝,官民極為看重盂蘭盆節,各大寺院的盂蘭盆皆是由官方供養,每年送盆獻供種種雜物,以及舉盆、音樂人、還有送盆官人等等,盂蘭盆節這一天盛大而熱烈。
但民間更多是稱中元節,這一天地官輪值,餓鬼赦免,被yīn曹諸官押解赴陽間就食,因此家家戶戶煮飯蒸餅,供奉果品,以供地下先祖回家就食,同時張燈結綵,驅逐惡鬼,加上權貴名門盂蘭獻盆,爭鬥佛光,引來民眾攜妻帶子前來賞玩,這一天也就成為了人鬼同樂的盛日。
中元節是七月半,但實際上是從七月初迎祖開始,大量焚燒紙錢冥財,一直延續到七月十五送祖,家家戶戶要祭祀先祖,官方祭祀陣亡士兵靈魄,到了月半,又是盂蘭盆節開始,兩節合併,觀燈賞盆成了大眾雅俗共賞之樂。
長樂眼中露出嚮往之色,幾乎是哀求羅通:“哥哥,我們也去渭看燈好不好?”
“也不知道婉兒、瑤池去了沒有,把她們也約上,人多有個照應。”
羅通也有三四年沒有去看燈了,想到瑤池她們都從未見過唐朝燈會的繁華,也該讓她們見識一下。兩人到了家裡,才知道鄭麗琬、瑤池早在半個時辰前帶著金鳳衛一眾女衛先走了。
“一般來說,有百萬人在渭水兩岸,我們還是共乘一騎吧,免得走散了。”在離弦箭背上,羅通向長樂伸出了手。
“好的!”
難得在節日裡獨處,長樂心裡喜滋滋的伸出了手任由羅通拉上了馬背,
兩人同乘一騎,往渭水趕去。
長安本就人多,所行的目標大多一致,雖然不至於人擠人那麼誇張,三五成群一併同行的卻比比皆是,縱然有馬也快不到哪裡去。
越接近渭水,遊人越是密集。
“你看那是什麼?光彩奪目的……”在羅通懷裡長樂指著遠處,只見遠處有一座十多丈高的光塔,光輪璀璨,不停變幻顏色!
羅通舉目眺望,也忍不住歎為觀止,在他們數百米開外有一個巨型燈輪,上萬花燈,相互輝映,極為壯觀。
“走,我們看看去!”
兩人慢慢擠上前去,來到近處更是驚歎的說不出話來,在他們面前的竟然是一個高聳入雲,寬一丈高達十多丈的巨型七彩光輪!
七彩光輪上掛著幡節龍傘,其上又有一座白玉盂蘭盆,盆內供奉一株高一丈五尺的玉樹,四周樹丫無數,每一根枝丫遍佈各色彩燈和各種珠寶金翠。讓人看得眼花繚亂,看都看不過來,細細數來少說也有兩萬盞之多,好大的手筆。
也不知這七彩光輪怎麼設計的,那巨型光輪隨風而動,不斷變幻顏色,璀璨奪目,令人歎為觀止,引來大量民眾前觀燈。
長樂一臉的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