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通走馬上任以後,就對所屬一萬將士進行了改制,他還是以前的規矩,要兵不要將。此舉雖說有違制度,但背後有李世民這麼一尊大佛,誰也不會沒事找抽。
羅通目光落在瑤池公主、秦懷玉、程處亮、阿拉木圖、李業嗣身上,這五個人毫無疑問的是他最信任的心腹。
例行的早會過後,羅通開始針對左衛進行大刀闊斧的改制。
大唐與突厥的決戰即將開幕,他對將士的戰鬥力十分看重。他知道想要在軍事上成就一番事業,個人的武勇智略固然必不可少,但擁有一支擁有足夠力量的勁旅,同樣重要。
真正的勁旅是靠練出來的,羅通現在要做的是爭分奪秒的給這些兵卒足夠的訓練時間,又需要重新分配,要完全打亂原來的習慣制度,一切推倒重新來過。
換做以往,早就有人跳出來反駁,誰願意平白無故的亂了自身的節奏。現在卻無人反對,將士們都明白,羅通動作越大,就越代表他有足夠的壯志雄心要在左衛幹出一番事業。他們相信羅通能夠帶領他們一起發達,每一個人都充滿了十足的幹勁。
關於這種大整改,原陌刀軍官員都參與其中,探討優劣,各抒己見。幾乎用了一個上午的時間,羅通才綜合眾人智謀,擬定好初步的計劃。
“暫時就這樣安排下去!”羅通長長的升了一個懶腰,看著討論氣氛的熱烈,意猶未盡的眾人露出了開懷的笑容,他們這些上位者有幹勁,才能帶動下面的人成倍努力。
吃了午飯,這些新任官員根據會議決定,將全新運作方式安排下去,一時間整個全軍上下忙碌成一團。
羅通也沒閒著,批閱著推積的公文。將公文過目一邊,能處理的處理掉,不能處理的丟給秦瓊頭疼,再不行就扔向兵部!
羅通的大動作,對訓練有素的普通士卒影響並不大!不到一週的磨合,就恢復了正常的節奏,剔除了害群之馬,戰鬥力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陌刀陣是對付突厥騎兵的利器,被李世民寄予厚望,李世民對於羅通的能力還是很看好的,也希望羅通真能訓練出一支大規模的對抗突厥騎兵的陌刀軍,對於他提出的要求,軍事物資基本上是有求必應。當然實在拿不出來的也沒辦法。
全新鑄造的陌刀是全部到位,伏遠弩也基本能夠滿足,戰馬方面也是全軍皆騎,可謂是極盡奢華之能事!
關於戰馬配額一事,還生了一場風波,大唐儘管很重視馬政,但王朝數十萬大軍,誰不想要多領一些戰馬。地方總管將軍十六衛大將軍哪一個不眼巴巴的瞧著每一年的戰馬數額,脾氣暴的還曾為了幾匹馬大打出手反目成仇的。
李世民一下子就將羅通的陌刀軍所需的戰馬補齊了,這誰不嫉妒眼紅不滿?李世民讓大唐將軍們搞得煩不勝煩,不得不放出狠話:戰馬是羅通自己繳獲的七分之一,你們心安理得的分了一個十七歲小男孩七分之六的戰利品,還要斤斤計較,你們不害羞朕都替你們臉紅。要馬可以,自己搶去。
這狠話一出,李世民耳根立刻親近了。
那些大將軍、將軍、地方總管給臊得恨不得找條地縫往下鑽,一個個回去之後,暴跳如雷的大練兵,於是大唐幾十萬將士就遭了殃,但換取的是戰力的倍增。
當了一回鯰魚的羅通聽了只是一笑置之!不是他貪心這一萬匹戰,而是他需要善騎的兵,善騎是去大草原去打劫最基本的要求,唐軍在騎術上本就先天不足,先天的不足只能透過訓練去滿足,而訓練就必須有馬,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各項物資到位,便開始大規模練兵。
羅通當初連勝玄甲軍、二萬五千騎兵後,作為孃家的左武衛便依照羅通的陌刀陣訓練,所以新加入陌刀軍的七千餘將士對陌刀陣並不陌生,在以點帶面的模式及嚴苛訓練下,陌刀軍很快就已經掌握了陌刀陣的基本戰法,效果還算不錯,接下來的主要訓練方式是佈陣走位,這正是羅通發揮所長的時候了。
三千人的陌刀陣與一萬人的陌刀陣有著很明顯的差異。適合三千人的陌刀小陣未必就適合人數超過上萬的陌刀陣。關於這點,羅通還是有些先見之明的。他對於陣法的研究依舊處於入門階段,想要弄出適合的陌刀大陣,還得倚靠李世民的相助才行。
是以在練兵的這段時間裡,羅通著重向李世民請教陌刀大陣的關鍵。李世民用兵如神,放眼整個初唐,能與之相比的也只有李靖,他對於軍隊的理解,自非羅通能及。
李世民早已料到在戰馬不足的情況之下,陌刀陣是對付突厥騎兵的第一利器,平時就沒少做研究。對於陌刀陣的瞭解完全超過羅通,在陣法方面更遠在羅通之上。
對於羅通的求教也不私藏,不但指點了他從陌刀小陣改良的陌刀大陣,還專門給他開了小灶,指點他行軍佈陣之法。不過羅通對於行軍佈陣之術的領悟力遠遠比不上戰術戰法,儘管李世民言傳身教,卻也只是瞭解個七七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