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漏過了一半,羅通、長孫衝依舊皺眉苦思,都沒有人認罪!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一眾文武大員暗自搖頭,但,很快,又理解了起來。
青蔥歲月,誰沒經歷過?
少年,熱血沸騰、死不認輸才正常嘛!
各懷心思之際,羅通繞了一圈!
跪坐在長孫衝背後的桌子前,蘊量了一下之後,拿起桌上的狼毫大筆,沾了沾早已磨好的上等墨汁,揮筆作詩!
“羅通,竟寫出來了?”
一句話,是所有人的心聲。
當大家目光看著還是苦苦思索的長孫衝,又不禁為羅通的人品喝彩:他有了詩,明明可以當眾念出!
但,羅通卻安安靜靜的繞了一個大圈子,用筆寫下了自己之所作!
明顯是不想驚擾到思索的長孫衝!
羅通這一個小小的細節,頓時博得滿場讚賞。
“時間到!”
弘文館館主孔穎達吆喝出聲,沙漏流完、分秒不多。
長孫衝長長的吁了口氣,目光一轉,眼前卻失去了羅通的人影,就在他尋找之際,羅通的聲音從背後傳了出來:“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羅通所寫的,正是幾十年後有名的歌姬,杜秋娘所著的《金縷衣》。
這一首千古絕句,用來解讀惜時、勸學、情感這一組矛盾的意象綽綽有餘!
一字一句,隨著羅通飽含感情的念出,透露著無限深意。
先是一陣寂靜,隨即又讓眾人發出了陣驚呼,低聲細語,無不歎服。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李世民唸了一遍,長嘆道:“此詩此句,情意綿綿,豔麗而不猥褻,情真而不痴癲,不同人有不同解讀,卻無論如何解讀,都喻三個矛盾意象於一體,必將名垂千古。短短時間破解了朕的刻意刁難,而且還是千古詩篇,賢侄文采,可謂冠絕古今,讓人震撼,讓人不服不行!”
說到這裡,李世民得意的哈哈大笑道:“古有曹子健七步成詩,今朝羅青霄亦是不妨多讓!曹子健無非是一個詩詞有所成的紈絝子弟,而我朝羅青霄除了詩,在琴、歌、武、謀無不超越於他,我看羅青霄更厲害一些。小小年紀琴、詩、歌、謀無不上乘,堪稱四絕!嗯……”
他有超越秦皇漢武之志,也希望自己的臣子都是超越前人的名臣幹吏,想著“四”比“七步成詩”的“七”還少了三級,心中大不滿意,瞪著一雙虎目,盯著羅通道:“還有書法一項沒過,臭小子還不快點寫寫!”
羅通怪異的苦笑,都說李世民好大喜功,果真空穴來風,未必有因啊!他自己也就算了,還非要把自己跟曹植扯在一塊兒。
“陛下請看!”他上前幾步,將手中宣紙反過來,對著李世民!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金縷衣》一詩,不問內容,單說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