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又領著劉景逛了逛街,只問價不砍價,只試穿不購買,一直到夜色闌珊,這才找地兒吃飯。
第二天一大早,不等鬧鈴聲響,劉景的生物鐘已經把他喚醒了。
兩位阿姨夜裡聊到很晚,這會兒睡的正香。
劉景下床,自己穿衣服,胡亂洗了把臉,開始站樁。
隨著鬧鈴響起,兩位睡美人醒了。
“姐,他天天都這樣嗎?”小姨打著哈欠,以前只是聽說,現在是見識了。
“颳風下雨,從不落下。”劉阿姨見怪不怪。
“姐,你說要是都像木頭這樣,這帶孩子多省事兒啊。”小姨豔羨。
“省事兒是省事兒了,但也少了很多樂趣。等你有了孩子,你就明白啦。”劉阿姨搖頭嘆氣。
等到姐妹倆梳洗完畢,小姨赫然發現,劉景正抱著大部頭《三國》,看得津津有味。
這股認真勁兒,不像是裝的。
“急兄仇張飛遇害,雪弟恨先主興兵。”小姨坐在劉景身旁,看著章回標題,忍不住問道,“木頭,你看的懂嗎?”
“還行。”劉景隨口敷衍。
小姨壓根不信,“滿紙之乎者也,讀都讀不來,你看熱鬧的吧。”
“那是你,這已經夠白話的了。”劉景有些嫌棄,難道長得漂亮的女人,文化水平都低?
小姨心中不忿,這是看不起我啊。
她玉指如蔥,指著一處,“使命什麼詔而去,這個字怎麼念?”
“齎,贈送、送給的意思。”劉景盯著鮮紅的指甲蓋,塗的是真妖豔吶。
“嘿……”小姨不死心,翻了兩頁,又指著一處,“這是什麼陵營?”
“彝陵營,就是夷陵。”劉景不想回答,這還沒完了。
小姨當然沒完,一把搶走書,一字一字地看仔細。當年讀《紅樓》的時候,都沒這麼用心。
被一個三歲小孩難住,她也要面子啊。
很快她發現一個自己不認識的字,“木頭,單什麼先鋒潘璋?”
“不認識。”劉景看也不看,直接回答。他怕再答下去,真沒完沒了。
他是翻了字典,但也只是對照古今寫法。古代他都有很多字不認識,何況是現在了。
現在的文字,可比先秦時候多了不少。
小姨點兒背,找的這幾個字,恰好他都認識。
小姨聽言,得意極了,“哈哈,這個字都不認識,還說看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