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劉景擺出站樁姿勢,回應得很敷衍。這樣的傻姑娘,還用得著欺負,早晚被人忽悠瘸了。
安老師畢竟是個老師,觀察細緻,而且和學生打交道多。
福利院這麼多兒童,不管大小,看到劉景沒有打招呼的,都是繞著走,這已經說明了一些問題。
若不是老婆尋死覓活的逼迫,他是真不想領養孩子。
為了做通老爹老孃的工作,安老師費了不少心思。
婆媳關係好不好處,男人至關重要,安老師覺得自己還行。
他暗暗觀察劉景,這小子也沒什麼出奇,難道只是因為這一撞之緣?
領養協議,哪怕安老師再無奈,最終還是簽了下來。
簽字,無悔。
劉景堅持還叫劉景,不想改名安景。
安老師沒有堅持,他再要一個的心思,並沒有死心。
劉阿姨很欣慰,不枉我這番心血。
她哪裡知道,劉景不想改姓,只是覺得麻煩。
幾天之後,手續走完,劉景離開福利院。
安家的家庭條件不錯,富麗堂皇。
劉景對這些不以為意,二世祖的記憶中,什麼富貴沒受過。
劉阿姨為了迎接新成員,做了一桌好飯,邀請親朋好友做客。
不但爺爺奶奶來了,劉阿姨的孃家那邊,也來了不少人。
一大家人熱熱鬧鬧吃了頓晚餐,從此劉景成為家庭的一名成員。
安家是知識分子家庭,既然已經簽了領養協議,倒也沒有對孩子使臉子。
有一位不知道哪門子的親戚,趁著劉阿姨不在,當著劉景的面如是說:“自己能生,非要領養,也不知道犯哪門子邪。領養就領養唄,放著兩個月三個月的不領養,領養個三歲的。三歲的孩子什麼不知道,別養到最後,養個白眼狼。嘖嘖,這孩子不是她在外面的私生子吧?怪不得姓……”
老爺子冷哼一聲,“請你們來是做個見證,不是讓你們說三道四的。劉景既然進了我安家大門,甭管他是三歲還是三十歲,都是我安家人。這些話我只想聽到一次,不要讓我在外面聽到,否則這親戚也別做了。”
於是,場中氣氛頓時變了。
有人好奇,詢問福利院的過往。
有人安慰,以後日子會更好。
有人告誡,莫要忘了今日的恩德。
有人鼓勵,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劉景很想當個透明人,和這些大人打交道,要比福利院的孩子複雜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