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皇太極因病去逝,大清國不能群龍無首,一邊舉國哀悼,一邊通知征伐大明的多爾袞回盛京。
多爾袞來到三官廟,道:“各位皇叔、兄弟,按照女真推舉制原則,就能力、威望、地位與實力而言,我多爾袞作為努爾哈赤第14子最應被推舉為繼承人。大家可有意見?”
索尼與圖賴才堅決主張必面一直陷入混亂。
兩黃旗八大臣中的索尼笑道:“自古子承父業,今天大清的雄兵偉業都是皇太極10多年來帶領我等打下來的。理應由皇太極的兒子繼位,皇長子豪格文武雙全,是最合適的人選。”
圖賴站到索尼身後道:“臣附議!”三官廟的空氣頓時凝重起來,大家沉默了一會兒。
突然鰲拜走出來道:“我支援索大人,應立皇子繼位。”
多爾袞厲聲叱責道:“你還沒有資格說話!”
阿濟格提議道:“多爾袞成功指揮過大淩河之戰、錦州之戰、察哈爾之戰等戰役,戰功顯赫,你們在場的哪一位不服?眼下大明未滅,農民軍李自成、張獻忠也不可小覷,吳三桂頑固抵抗,大清亟需多爾袞!”
多鐸站到阿濟格身後,道:“臣附議!”
多爾袞看看左右形勢,沒有回答。因為多爾袞知道全副武裝的兩黃旗精兵已經把皇城圍得鐵桶一般,崇政殿四周也被圍得水洩不通。這些皇太極的舊部隨時可能對他和弟弟多鐸動手。
多鐸見多爾袞猶豫不決,便走上前:“你若不願意,就立我為帝。我的名字是在太祖遺詔裡的。”
多爾袞迅即反駁道:“太祖遺詔裡也提到了豪格,不只是你一個。”多爾袞的厲害之處在於,他沒有辦法消滅豪格,那就在反駁多鐸的同時,也把豪格排除出候選人之列。
多鐸望望身邊的代善,提議道:“既然如此,就以立長原則,立代善為繼承人。”
代善卻說:“多爾袞16歲便隨皇太極徵蒙古有功,被賜號墨勒根戴青,征伐蒙古察哈爾部、徵朝鮮、徵大明,屢立奇功。如果多爾袞同意繼位,當然是國家之福。如果他不願意,就應該立皇子。豪格是皇長子,應該立他。”
豪格站起來拒絕道:“論賢德,我遠不及代善;論戰功,我遠不及多爾袞。德不配位,我不敢擔當大任。”說罷,豪格離開了會場。
這時,擁戴皇子的兩黃旗大臣們佩劍上前,圖賴說:“我們這些人食於帝,衣於帝,皇帝對我們的養育之恩與天同大。若不立皇帝的兒子,我們寧願跟隨皇帝於地下。”見此情形,代善也起身離去,留在會場中的多鐸也不再講話。
索尼理理衣冠,望著多爾袞直截了當道:“先帝有兒子在,必立其一,其他的我們什麼都不知道。”
這時,多爾袞當機立斷地表態說:“你們說的都有道理,我贊成由皇子繼位,現在,豪格既然沒有這個意思,那就應該立皇九子福臨為帝。他年紀小,由我和鄭親王濟爾哈朗輔政,等他成年之後,我們即行歸政。這樣,你們沒有意見吧?”
“好,我支援!”“立福臨可以。”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多爾袞的提議,顯然滿足了多數人的意願,立即獲得透過。
1643年,福臨即皇帝位,兩位輔政王濟爾哈朗與多爾袞當眾發誓要秉公輔佐皇帝,二人遂當眾起誓:“若妄自尊大,漠視兄弟,不從眾議,每事行私,以恩仇為輕重,則天誅地滅,令短折而死”。後來多爾袞透過多方斡旋,漸漸排擠出濟爾哈朗,獨掌大權,掌管兩黃旗。
多爾袞出征大明前夕,頒佈一道聖旨:“奉天承運,皇帝昭曰!經查豪格貝勒犯逆悖亂,貶為庶人,旗下的七個牛錄盡歸兩黃旗!欽此!”
“臣領旨謝恩!”豪格被貶後,幾位忠實於豪格的部下也相繼被殺。
多鐸作為多爾袞的胞弟,一直受到多爾袞的重用。逍遙子劉戍派去大清臥底的義碧芙當時正在多鐸麾下,因為義碧芙協助多鐸對蒙古蘇尼特部作戰時建立奇功,備受多鐸賞識。
有一次多鐸覲見多爾袞,就推薦道:“哥,我麾下有一奇異方士義碧芙,她以天山玉骨螢火蟲為藥引,練育出身體油綠、眼睛火紅的蠱蛇小五。她們過去就住在京城嶺南道第6號衚衕,我想把她推薦給你,厲害著呢!”
“喔?有多厲害?”多爾袞好奇地看著多鐸問道。
多鐸迫不及待道:“我上次參與了作戰規模宏大的錦州之戰,擊敗了洪承疇的十三萬大軍,就幸虧有她的蠱蛇去洪承疇大軍的水源施毒,咬死無數敵方主帥,吳三桂前來救援也中了我的伏兵,險些丟掉性命。哥,你是不知道,當時那些死者面目發青,瞳孔縮小,頭頂有血色的螢火蟲縈繞,小腿部或腳跟部有蛇咬過的尖尖的齒印,傷口周圍都有大量紫斑,起水泡,有黑紫色漿狀血液由傷口滲出,面板或皮下組織潰爛、壞死,七竅出血;慘不忍睹,連軍醫看了後都莫名其妙。”
“多鐸你還年輕,好多事情你還不懂,這種江湖邪術不見為好!你以後也最好遠離,免得他日遭其反咬一口!我約了代善哥哥一起打獵,先走了!”說罷,多爾袞拍拍多鐸肩膀離開了。
多鐸也沒多在意,依然故技重施,找來義碧芙道:“碧芙,你讓小五連夜攻擊明軍松山守將夏承德巡撫邱民仰,待他們中毒求饒後,令他們在半夜時分放清軍入城。”
“喳!”義碧芙得令連夜去辦。
第二日,多鐸拿著捷報跑去告訴多爾袞處請功,“哥,我軍昨夜拿下松山,兵不血刃,還俘獲了明軍主帥洪承疇。哈哈哈……”
“可喜可賀!你是愈戰愈勇了!”多爾袞欣慰地笑道。
“哥,我這次來是想幫義碧芙請功的。哥,她是人才啊!我們大清一向唯才是舉,不是嘛?哥,你需要她!”多鐸再次推薦。
“又是這個江湖術士?那好吧,明天你帶她過來見我,我看看此人。我要去見吳三桂的親信,你隨我一起過去吧。”說罷,多爾袞帶著多鐸去行軍大營了。
“攝政王,我家將軍說既然攝政王答應之前皇太極許諾的封賜,這次他舉兵和清兵聯合,在九門口一帶伏擊李自成的大軍。”吳三桂的親通道。
“為什麼偏偏選擇在九門口這個地方?”多鐸疑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