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得到立方體沒多久,但從種種跡象來看,王起也明白這傢伙是一個講究精確的主。不論是幾個柱狀圖,還是今天出現的兩個新圖示,都是帶具體引數的,一些引數的精度,更是精確得嚇人!
“看來,要想成功構建自己的‘三維人體模型’,首先需要精確測量自己的三維資料。
“我靠!莫非老子還得找家塑膠廠,以老子的體型為藍本,製作一個塑膠人體模型出來?”王起一聲驚呼,頭腦中出現了一副他夾著一個時裝店常見的裸體塑膠模特兒在大街上奔走,然後所有的路人都盯著他的“恐怖畫面”。
“而且,就時裝店那種塑膠人體模型的精度似乎也不夠高,而且基本不顯示細節。或許需要鐳射三維掃描掃出來的資料才足夠精確。而且還得分多次掃,因為男人的某個部位在充血和非充血狀態下的尺寸是有天壤之別的。
“OH,MY/GOD!饒了我吧。老子只是想要一個簡單的人體模型啊!”王起一拍腦門,身體一歪,倒向了身後的桂花樹。
透過看起來如此簡單的一個東西,王起再一次發現,任何一個看起來不起眼的小東西,背後都可能連著一長串的工程和工藝,以及人類數百年智慧的結晶。
剛才他還夢想什麼“人肉登月”,“人肉登火”,現在一想,自己還是too/young,too/simple。
人肉登月,人肉登火,即使原理上沒問題,但要想真正實現,也卻絕非他一拍腦袋,天馬行空的亂想一通,就能簡單實現的。哪怕有立方體來作弊,可以直接跳過無數的工程難題和複雜的工藝步驟,但其中涉及到的無數知識,需要提供給立方體進行解析的海量資料,都不是他一個人在三五兩年能夠搞得定的。
比如,現在的王起又想到了一個他目前根本無法解決的問題,那就是如何讓從立方體內匯出來的人體模型導嚴絲合縫的跟他的身體吻合。
他目前用意識移出物體,物體的落點都需要他用目光來指定具體的位置:出現在手上,前面地上的那棵石頭上,桌子的正中央,椅子上……諸如此類的一個個“視線錨點”,來給立方體進行“導航和定位”,且保證這一距離的範圍不能超過兩米,不然立方體就無法執行,他的指令也無法生效。
那麼,他如何讓一個死的,形狀和結構都固定的三維模型嚴絲合縫的套進他的身體呢?
他的一整塊胸腔基本上可以套進去,因為立方體始終跟他的身體保持一米的距離,但那些移動的部位——腦袋和四肢,卻時刻都跟立方體的距離處於動態變化的狀態,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身體裝進去了,其他的腦袋和四肢卻是分離的現象。
“尼瑪,顧頭不顧腚!”王起用了一個成語進行總結。
“莫非,需要用意識把三維模型進行分割:身體是一塊,腦袋是一塊,四肢……”王起想起了隨時都在變化形狀的十根食指和十根腳趾總計的56個關節,外加兩條大腿和兩隻手臂總計10個關節,而保持相對靜止的腰身也不是“鐵板一塊”,只要他一走路,也是“動來動去”的,他已經再賴得想下去了。
所以,即使採用分割法,把三維模型分割成數十塊,甚至上百塊瞬間轉移出去,然後瞬間在他身體的表面進行重新聯合,這也是一件對目前的他來說不太可能完成的工程。
至少需要花巨量的時間先一小塊一小塊分拆,邊分拆,邊實驗,定位,確保“完美粘合”,最後進行總裝。
這不是他一個人能夠完成的事。人體的另一面,他的後背他自己的視線便無法觸及——他後腦門又沒有長眼——,雖然可以透過鏡子的反射看到他的後背,但想來最後也不會是一件簡單輕鬆的活計。
他至少需要一個團隊,來給他這個“理科半灌水”的傢伙提供各種技術支援,甚至是進行基本的人體結構,工程基礎和工藝基礎的科普。
“看來,這個立方體,根本不是啥怪力亂神的仙家寶貝,其最大的可能,還是應該是外星寶貝才對!”在第一步就受挫的王起立刻拋棄了“仙家寶貝”的假設,繼續回到了自己“用科學解釋一切”的世界觀上。
“即使科學無法解釋,那也只能說明人類掌握的科學還不夠多,不夠廣,還是一個井底之蛙,但決不能因此開歷史的倒車,跑去搞封建迷信,弄怪力亂神的那一套!”
王起懸崖勒馬,再次堅定了自己的科學之心。
——————
PS:跪求推薦,跪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