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頗能體現港片“串珠”“戲仿”“元素混搭”特色的四不像片,有些刻意模仿好萊塢的段子確實令人捧腹,一些原創笑料——如富豪父子的誇張舉止、幾段MV式的歌舞也頗有想象力。
但也僅限於偶爾逗人一樂而已,整體上胡鬧大於幽默,完全沒有故事,想到一出是一出,到後面連笑料也無,全靠抽風喊叫支撐了,劇情有些不知所云。
還有號稱花費了600萬製作成本,其中300萬港幣用來製作的科幻特效,我甚至懷疑邵氏是不是介紹錯了影片,300萬是不是花在了另外一部電影上,《星際鈍胎》的特效製作不要說和好萊塢相比,就是和今年剛上映的《新蜀山劍俠》相比都相去甚遠,真不知道這三百萬花費在了哪裡。
邵氏所謂的年度科幻大片,實在是讓人失望。”《電影雙週刊》
“太搞笑啦,尤其是鐘楚紅,特別像增村保造片裡那些女主角,紅紅的圓臉蛋沒腦卻漂亮走運,裡面也是笑料多多,這是一部能夠讓你從頭笑到尾的科幻喜劇片。”《南國電影》
“鐘楚紅因《胡越的故事》而驚豔影壇,將影片中的一個越南少女演繹的淋漓盡致,證明了她不僅是一個擁有美貌,還擁有不俗演技的演員,但是《星際鈍胎》中的鐘楚紅演的這種胸大無腦的角色,實在讓人失望透頂。”《成報》
“整部電影模仿的痕跡太重,除了鐘楚紅這個唯一的亮點,其他一無是處。”《東方日報》
……
《星際鈍胎》首映禮之後,眾多媒體都對這部邵氏強勢出擊的年度大片給予了重點關注,畢竟先前的宣傳營造了那麼大的聲勢,加上宣傳的600萬製作成本讓所有人都以為邵氏似乎要重振雄風,就連新藝城和嘉禾都是一陣緊張。
不過在偷偷觀看了《星際鈍胎》的首映禮之後,麥加和鄒文懷都是目瞪口呆。
不是因為電影多麼精彩、震撼,而是被用600萬港幣拍出這樣的影片來給震住了,同時兩人也是心中大定,邵氏依然在滑向深淵,如果這部電影真的花費了600萬的話,那麼邵氏可能就真的快要落幕了。
看完《星際鈍胎》之後,麥加十分開心,也許一直以來的三強爭霸就要落下帷幕,現在新藝城的競爭對手只有嘉禾了。
鄒文華則是心情複雜,鄒文華真正的展現自己的電影才華就是從邵氏電影公司開始,最後因故叛逃出了邵氏而創辦了嘉禾,隨後就是持續十多年的競爭。
無論是明的還是暗的,兩家競爭到白熱化時甚至無所不用其極,在這十多年間,嘉禾憑藉著李小龍而逐漸發展壯大,隨後靠著資本的不斷積累,以及鄒文懷和何冠昌的苦心經營總算是成長成為能夠與邵氏相抗衡的唯一一家電影公司。
回想這十多年的過往,鄒文華暗自嘆息一聲,也許以後自己就會少了個競爭對手。
第二天的媒體對於《星際鈍胎》的報道幾乎是一邊倒的不看好,只有極少數的人覺得影片十分搞笑,值得票價,不過特效就完全是扯淡了,這一點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同。
陳朗看著手裡的報紙,心中一陣激動,果然這是一個巨坑,看來歷史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出現而發生改變,《星際鈍胎》一如既往的爛,或許是歷史本身擁有著強大的修復能力。
在陳朗暗自開心的時候,邵大亨卻是眉頭緊皺,實在是沒想到自己精心準備的年度大片為何在大家的眼中會是如此的不堪,難道邵氏真的走到了歷史的盡頭了嗎。
正在邵大亨回想著自己這十幾年電影生涯的時候,方逸華走進了辦公室。
“六叔,這些報紙純粹是胡說,真正決定電影是否成功的還是最後的票房,在票房沒有出來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數。”方逸華走到邵大亨的身邊用已經不再嫩滑的雙手撫平了邵大亨緊皺的眉頭。
邵大亨聞言心中一愣,因為方逸華以前是贊成關閉邵氏電影公司的,一直在勸解自己將所有的精力傾注到TVB,不過此時卻沒有再提起關閉邵氏的意見,讓邵大亨心裡安慰了不少,輕輕拍了拍眉頭的雙手。
“如果這次的《星際鈍胎》真的失敗的話,那就放棄吧!”邵大亨嘆息道。
方逸華聞言卻是一陣大喜,她知道這個放棄可不僅僅是放棄《星際鈍胎》,而是放棄了邵氏電影公司。
不過方逸華並沒有表現出來,反而繼續道,“一切等票房出來再說。”
在邵大亨等待首日票房的時候,陳朗則和王晶繼續在剪輯室裡剪輯自己的預告片,準備在《星際鈍胎》的首日票房出來之後就繼續自己的電影宣傳。
雖然媒體對於《星際鈍胎》的影評是一邊倒的差評,但還是有不少的人被600萬港幣的製作費,以及科幻大片和大美女鐘楚紅吸引進了電影院買票觀看,這種影院反饋回來的情況讓邵大亨的心情又來了個急轉彎,難道還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