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頓飯吃起來挺尷尬的,凱特這邊一言不發,無論誰和她說話,她也只是看人家一眼,別人被她看的挺毛的,於是沒到五分鐘平常有說有笑的整飯桌今天是鴉雀無聲。
簡恆不喜歡所謂的食不言寢不語,也不會把什麼吃碗的時候勺子不碰到碗,當成所謂的紳士用餐禮儀。簡恆認為在外面吃飯你要注意,那是因為要考慮到發出的聲音影響別人。
如果在家裡吃飯還有那麼多規矩的話,大可不必。家是讓人舒服的地方,不是鬧心的地方,如果家裡都是那麼多規矩的話,家也就不成個家了。
礙於凱特是大麥和小麥的母親,簡恆也不好說多什麼,不過至此以後決定能不和凱特在一起吃飯就不和她在一起吃飯,累!心累!
就算是寧寧和小安兩人這頓飯吃的也不舒服,一向吃兩大碗的兩個小孩子僅僅吃了一碗便不樂意在桌子邊上坐著了,說一聲吃飽了便撒腳丫子走人了。
“魚不錯,大家都嚐嚐!”簡恆吃了二十分鐘之後,實在是忍不住這樣的氣氛,伸出了筷子點了一下自己面前的魚,衝著桌上的眾人說道。
說這話的時候,簡恆沒有去看凱特臉上的表情。
簡安安這邊心中也不是挺舒服的,於是應了弟弟一聲,然後夾了一筷子魚到了父親簡振華的碗裡。
魚的確不錯,紅色的羅非魚蒸熟了之後,魚皮表面的紅色完全不見了,變成了淺淺的橙色,而且揭開了魚皮之後,魚肉上還有更深一些的細紋。
不光是看起來漂亮,魚肉吃起來也比較鮮嫩,一般的羅非魚都很腥,一定要是大料去其腥氣,但是湖裡出產的這個腥氣少了很多,醃料泡上十來分鐘之後,再加上蒸魚的豆鼓放到竹籠裡一蒸,一點兒腥氣都吃不出來。
這種魚最大的特點是刺少,魚身上除了一根主刺還有腹上的肋刺就沒有其它的刺了,當然了背上的魚鰭刺還是不少的,不過作為一個常吃魚的中國人來說,這點兒刺算的了什麼。
別說是中國人了,連著馬修這個美國熊輕年都吃了整整一條。
楊彬說道:“魚是不錯!”
姚老爺子這邊也笑著點頭說道:“這個魚絕了,除了黃河的鯉魚這個魚真是的一等一的,青蒸出來不光是嫩,還有一股特別的清香,有點兒像是老家的那種小泡瓜成熟之後的香氣,大家覺得對不對?”
聽到姚老爺子這麼一說,簡振華立刻點了點頭:“你還別說,我一直覺得這味有點兒熟悉,你這一說還真是有點兒小泡瓜的味道。
“什麼時小泡瓜?”大麥有點兒不太明白,對著簡恆問了一句。
小泡瓜三個詞分開她懂什麼意思,放到了一起這中文就是不是大麥能懂的了,這過這一次大麥問錯了人,簡恆也不知道小泡瓜是什麼東近,所以沒有辦法給大麥一個確切的解釋。
“可能是我們老家的一種小瓜吧”簡恆隨口說道。
這時候姚老爺子立刻出聲揭穿了簡恆的謊言:“小泡瓜不是瓜,而是一種草,以前哪家裡遇到紅白喜事的時候,有些人喜歡在蒸紅肉的時候籠子下面墊上這些草莖,肉蒸出來之後就帶著小泡瓜的淡淡香氣,那時候……”。
說到了這兒,姚老爺子吞了一下口水,可見什麼小泡瓜蒸出來的紅肉給他的童年帶來的怎樣的回憶。
“我吃好了”凱特這時有點兒聽不下去了,伸手拿起了手邊的餐巾,用一根手指挑著一角,輕輕的拭了一下嘴角,然後輕輕的把餐巾理了理,自以為很優雅的站了起來,然後便離開了餐桌。
眾人望著凱牲的身影消失在了門口,雖然大家臉上都沒有表現出來,但是所有人心中都鬆了一口氣。
“這魚真的不錯,比鯽魚好吃多了,主要是刺少肉嫩”孫秀英見這個難纏的親家母走了人,立刻提高了聲音,說話前先是長出了一口氣,這才央著一桌子的人吃起了餐桌上最亮眼的食物:羅非魚!
簡振華夾了一筷魚肉,一邊吃一邊衝著簡恆問道:“你小子這麼好的魚怎麼不早拿出來?”
“我自己都忘了,這還是趙長山放進來的,你剛才沒看趙長山接魚的時候都是一臉的茫然,他都忘記了放過這些魚,我又怎麼會記得”簡恆解釋說道。
說完,看到了姚老爺子,簡恆這邊又問道:“老爺子,你那兩個寶貝徒弟有沒有相處不錯的,最好和他們一樣忠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