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張玄素辜負了李建成,李建成這個太子,並沒有登上九五至尊之位。
而後,在玄武門政變之後,李世民久聞張玄素的大名,特意召見他,向他徵詢為政之道。
張玄素就隋朝滅亡的原因做了一番高談闊論,李世民極為欣賞,提升他為侍御史,後又見他有大才,特任他為太子少傅教導李承乾。
故而,作為隋朝遺臣,張玄素對於李恪這個身負隋煬血脈的皇子,在內心深處有著親近。
這是天性!
作為隋臣,張玄素終究是辜負了隋煬帝,故而,在他看來,他對於隋煬帝,對於大隋心存虧欠。
然而,事態的發展往往不隨人意,在張玄素剛說完,時任太子左庶子的于志寧立即反駁道。
“少傅此言差矣,蜀王身邊不缺不乏出謀劃策之士,單那岑文字就不是一般人物。所以,對於蜀王李恪,我們不能熟視無睹,還是要多加註意才是。”
“特別是蜀王武名大於天下,如今更有絕世之文才驚世。假以時日,蜀王李恪文武之名,必將會鎮壓天下。”
“一旦到這個時候,蜀王李恪將會成為我們的大敵。故而,對於蜀王絕對不能小覷之!”
……
于志寧這樣一說,讓李承乾心中對於李恪多了一絲戒備。
他知道李恪在朝廷之上,有封德彝為之奔走呼號,是隋朝遺老遺少為之出頭的物件。
李承乾心中念頭閃爍,他清楚如今的李恪在朝廷之中有一定的基礎,由此可見李恪為人並非那般簡單。
特別是今日在水雲軒的爆發,讓他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李恪。那種面對李世民的聖旨,也不後退。
與長孫無忌都敢爭鋒相對,這樣的李恪一旦崛起壯大,必將會是自己的大敵,一想到這裡,李承乾便清楚。
以後自己不能對他掉以輕心。
隨即,將目光落在身邊如此眾多的有才之士,李承乾心中底氣十足。
“有諸位在,就算是蜀王李恪橫空出世,本宮也不懼之!”
李承乾這一刻的表態,讓張玄素與李綱等人眉頭一鬆,心裡大喜。
他們都清楚,李承乾的態度決定一切,如今李承乾的優勢,碾壓其餘皇子。
不管是最近聲名鵲起的蜀王李恪,還是衛王李泰。就算是再有野心,只要李世民不變心,只要李承乾不亂來。
就算是蜀王李恪與衛王李泰聯合在一起,都不可能與太子李承乾對抗。
故而,在張玄素等人看來,李承乾的態度亦或者心態很重要。
一念至此,張玄素與李綱對視一眼,對著李承乾肅然一拱手,道:“太子殿下有這樣的想法,自是最好不過了。”
兩個人都清楚,只要太子李承乾心態堅定,大唐江山遲早會是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