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房玄齡微微一笑,道:“這兩句把比喻和設問結合起來,用擬人手法刻畫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
“不僅新穎別緻,更是把春風孕育萬物形象地表現出來了,烘托無限的美感。”
“總的來說,這首詩的結構獨具匠心,先寫對柳樹的總體印象,再寫到柳條,最後寫柳葉,由總到分,條序井然。”
“在語言的運用上,既曉暢,又華美。是一首難得的好詩,更是一首描寫春色的絕唱!”
房玄齡是文學大家,雖然他在政治上才華更讓人熟知,但是一般的鑑賞見識房玄齡還是有的。
這一番讓整個雅間,一下子沉默了。他們都能夠意識到乙字第十八號雅間作出這一首絕世詩篇的含義。
……
長孫無忌神色微微變了變,他可是清楚乙字第十八號雅間中都是些什麼人。長安六大紈絝,而且清一色的武將之後。
只有魏王李恪一人,還稍微好一點。
念頭閃爍不定,長孫無忌心裡有一種感覺,亦或者說是衝動,這一首可以說是流傳千古的佳作,十有八九出自李恪。
一時間,長孫無忌想了很多。
他作為朝堂之上的大佬,自然瞭解如今的大唐朝堂,明白李世民的心思,也清楚魏王李恪上位已成定局。
以前的李恪就算是上位,也只是一個武夫,但是若是這一首絕世詩篇真的出自李恪之手,將會是一件大事。
若是這一首絕世詩篇,必然會讓李恪名聲大增,若是連續有幾篇如同這樣的詩篇出世,必然會將讓李恪聲名鵲起。
甚至於一度超越衛王李泰,真正意義上,讓李恪名動天下,真正達到文武雙全的地步。
“陛下,做出這首詩的人,才華橫溢,絕不再衛王之下,這乙字第十八號雅間之中,何時有了這樣的人物?”
長孫無忌的這一番話,雖然在處處誇讚,但是隻要是一深想,就可以察覺到他語氣與言辭之餘的陷阱。
他在稱讚之餘,堅定的質疑這一首詩的出處,基本上等於是將乙字第十八號雅間中的六個人全部否定。
長孫無忌這一番話出來,整個甲字第一號雅間一陣詭異的安靜,根本沒有人出聲附和。
大家都是當世一等一的聰明人,自然清楚長孫無忌開口的意思,但是雅間之中不僅是魏王李恪,還有其他人。
縱然這些人都是武將之後,喜歡舞槍弄棒,在才學之上遜色不少,根本沒有人能夠做出這樣的輝煌詩篇。
但你這樣認為,卻不能這樣直白的說出來,特別是朝堂之中,政治之上,這樣做,更是極為的不智。
長孫無忌堅定的太子黨,更是衛王李泰的舅舅,與魏王李恪天生敵對。他可以允許衛王李泰文才天下第一,但絕對不允許李恪也如此。
這一刻,就連李世民臉色都是變了,雖然他是大唐帝王,李恪的母妃地位不高,但是李世民不得不承認李恪真的很優秀。
允文允武,都是諸皇子之中的楷模!
在大唐帝王的身份背後,李世民還是渴望被認同,極為敏感的父親,而李恪是他最為看重的幾個皇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