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立在墓前久久不能平靜。
都是脊樑和人中豪傑呀!
拜祭了一下,我又走向下一處,這座同樣震撼,姜子牙,姜尚公!
他是商周時期的悟道者,也是大周八百年道統的締造者,關於他的傳說在封神演義中簡直到了極致。
不管在奇門還是法事行,他的地位都很高,譽為百宗之師,如今法事行還有很多法門是奉了他的名。
姜尚公在此,諸邪退避,百無禁忌!
接著我又走向第六座大墓,不由再次吃了一驚,這個人我在鬼陵的時候見過他的青銅棺。
比干!
商紂王王叔,輔佐末代商王嘔心瀝血,可惜最後卻被剜心而死。
當然,這是封神演義裡面所演繹的,歷史的真實早就塵歸塵土歸土了。
比干身為悟道者,想要剜掉他的心,可不是商紂王一聲令下讓幾個宮廷侍衛就能做到的,這裡面存在一個巨大的歷史疑團。
我甚至一度懷疑,自己身上的妖心,就是從比干身上挖出來的那顆七竅玲瓏心,但這只是猜測,沒有任何證據。
走進陵墓,儘管心裡早就準備,但看到結果還是心抽了一下,這座墳被破壞了,墳冢露出一個豁口,棺材不翼而飛。
我當然知道棺材去了哪,就在鬼陵。
這又是一個疑團,已經葬下的比干銅棺,是如何轉葬到了鬼陵?
誰幹的,玄武為什麼不攔著?
第七座大墓我就比較陌生了,是一個與比干同在商朝為臣的悟道者,叫聞仲,聞太師。
聞仲輔商末兩朝君主,與比干一文一武,殫精竭慮;東征西討,鎮朝歌江山、穩殷商氣數,為人剛正不阿,甚有威望,對商朝忠心耿耿,有先王賜予的打王金鞭,上打昏君,下打奸臣,混蛋如商紂王都怕他三分。
商周時期,俗世與奇門是不分家的,奇門勢力直接統治天下,沒有俗世的王朝。那個時期也是一個說不清道不明的時代,三大悟道者同時出現,簡直堪稱奇蹟。
後來的時代都是一個一個出現,連兩個都沒有,別說三個了。而且是前一個悟道者隱跡後百年甚至數百年,才會出現下一個。
甚至七八百年都出不來一個。
周滅商是歷史迷案,這也是奇門的迷案。
商周坐擁正統名號,擁有兩位悟道者輔佐,結果卻滅在了只有一位悟道者的周武王手裡,著實奇怪,甚至有些解釋不通。
苗苗曾經和我探討過這個問題,她的看法是因為氣運,商氣運到了,遭了天譴,哪怕是兩個悟道者也無法挽其頹勢。
比干剜心的真相,恐怕就和商湯氣運終結,而他竭力挽救有關。
我不禁搖了搖頭,歷史的迷霧太浩瀚了,自己沒有可能探知真相,也就是胡亂想想罷了。
第八座大墓的時代依舊久遠,還是在春秋時期,陶朱公范蠡。
這個人在民間被奉為財神,奇門記載相對較少,或許和他本來的習性有關,喜歡歸隱於市井江湖,沒想到也葬在這。
而第九座大墓,時空感一下就拉近了。
劉伯溫,明朝開國重臣!
他擅長卜卦,有些類似於龍虎山的卜卦天師,留下的《燒餅歌》,至今還被奇門與俗世津津樂道,而且隱喻非常的準確。
至於他的實力,奇門記載的也同樣不多,但朱元璋是出了名的殺功臣上癮,輔佐他起家的功臣被殺的乾乾淨淨,唯獨劉伯溫他不敢動,也能看出一二了。
當然,歷史迷霧重重,有些事奇門也未必能見證。況且他成長的年代,東土氣運在蒙古高原,中原奇門被壓的只能封閉門庭討個清靜,能記載的東西還真不多。
九座大幕都是人中豪傑,東土脊樑。
但我卻從中發現了一個規律,商周到現在三千年,越往後,悟道者越來越少,越往前,悟道者越多,商周時期甚至一下出現了比干、姜子牙、聞仲三個悟道者。
簡直匪夷所思。
以青蓮劍仙李白為分界線,他揚名的時代是公元七百多年,距今接近一千三百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