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門村的後代離開這裡之後,去了哪?”我好奇的問胖子,從這裡的棺材數量來看,還是有不少人盼著死後能落葉歸根到這裡的。
甚至我還在一個院子裡發現了新墳,從翻開的泥土來看是剛剛埋葬不久,只是奇怪的是旁邊並沒有發現祭拜的痕跡,沒有紙錢或者花圈等那些東西。就是一座孤零零的墳,甚至連燃香的痕跡都沒看到。
“散落在各處都有吧。”胖子沉吟了一下,說道:“封門村是破四舊以後才徹底沒人居住的,時間過去距現在才三十多年,按照海梅蓉的年紀推算,正常的話應該是在這裡生活到了十多歲,和她同一輩人的也是差不多的。”
“他們既然已經離開了,為什麼還要回來呢?”他的回答讓我我更加奇怪了,一個早就丟棄了三十多年的老家,一般人恐怕早就遺忘了。
多少人從老家去到外面的世界,時間一長,又在外面安了新家的話,老家在心中都會慢慢的被遺忘,不管願意不願意。如果有長輩和親戚留在老家可能還好一點,要是村裡一個人都沒有了,不被遺忘就不正常了。
祭祖什麼的完全可以立一個牌位,根本沒必要回來。至於落葉歸根,這麼陰森的地方,你歸了根,那你的後代又該如何將你送回來?入土之後如何給你掃墓祭拜?
正常的思維是:老家既然已經沒有人,子孫朋友社會關係又全都在外地,老家已經成了無法居住而且陌生的地方,回來做什麼?
這是一種對人性的考驗,三十多年,足足三個十年的代差了!
現如今的俗世蓬勃發展,多少村落已經人去樓空,走了就走了,再也不會有人回來,更談不上留戀。
封門村明顯不對。
別人不說,就說海梅蓉,她的大女兒洪春梅出生在洪村,而那時候封門村已經荒棄了二十多年,洪春梅肯定不在這裡長大,也不在這裡生活;封門村對她完全就是兩不相干的陌生地方。
可洪春梅夭折後,海梅蓉和洪慶生為什麼要把她送回封門村下葬?
於情於理,這都解釋不通!
本能的我想到了一個可能,封門村的人雖然離開了封門村,或許也不在一起生活,但他們互相之間是有聯絡的。不光有聯絡,或許還有一股心念,或者說信仰在支撐著他們。只有信仰才能將已經分別二十幾年的“陌生”人凝聚在一起。
否則的話,封門村的後代早就散了架,根本不會有人再想回到這裡。
想了想,我又問胖子:“你說封門村的後代會不會暗地裡成了一股勢力?他們雖然離開了封門村,但卻依然視這裡為很重要的祖地?”
“嘶……”胖子沉吟起來,點點頭,說:“你這個想法或許還真有可能,只是奇門界並沒有封門村這股勢力,或許只是一個鬆散的血緣聯盟吧,凝聚力應該不會太強。”
我瞭然,似乎也只有這個解釋才合理了。至於他們的信仰,我本能的想到了他們拜鬼的傳統,或許和這個有關聯。
之後我們又找了大約一個多小時,這時日頭已經漸漸偏西了,房子的影子漸漸的拉長了。
我不禁焦急起來,運氣也太差了,找了百分七八十的房屋院落了,竟然還沒找到。
還好,過了大約一刻鐘,當胖子翻進一座院子之後,裡面立刻傳來他驚喜的聲音:“春子,終於找到了!”
我大喜,立刻跟著跳了進去。
只見院落的一角立著一座石頭壘砌的墳墓,有部分石頭已經塌了,滾落在地上,墳前立著一塊被風雨侵蝕的有些模糊的墓碑,上面寫著:愛女洪春梅之墓。
我開啟手機裡的照片對照了一下,發現拍攝角度就在這個院子裡,只是有些奇怪的是,墳上面的石塊堆積的和照片裡的有些不太一樣。
好像被人翻動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