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心頭一喜,急忙問道:“那我排在第幾?”
崔判官:“實在不好意思,沒有看到主播的名字。”
李巖頓時愣住,自己居然連前一百萬名都擠不進去,要不要這麼差勁?好歹也捐建了好幾座學校啊!
摸了摸下巴,李巖質疑道:“判官大人,會不會出錯了,我做了這麼多好事,為何連前一百萬都排不到?”
崔判官:“因為你是帶著私心做善事,雖然也能積累不少功德,但比不上那些一心向善之人,況且你行善時間有限,短期行善容易,長期行善難。”
聽他這麼一解釋,李巖立馬明白了,自己此前做好事,主要還是為了延長壽命,有私心作祟,所獲得功德也就大打折扣。
而且除了捐建小學外,也沒有其他更大的善舉,施捨一兩個硬幣給乞丐這樣的小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李巖意識到做善事關鍵在心誠和堅持,在慈善這條路上,他才剛起步。
退出直播間,他打了個電話給宋先生,請他到家裡一趟。
聽李巖的語氣,似乎找到治療的辦法,宋先生大喜過望,急忙開車直奔錦江小區。
他趕到時,李巖剛好寫完藥方,交代道:“老爺子如今身體狀態不容樂觀,必須先調理身體,這副藥每日喝一次,堅持喝上半個月。”
說著,他還拿出一個玉佩,交到宋先生手中。
後者一臉莫名其妙,不是要治病嗎,拿一個玉佩是什麼意思?
“這玉佩經過大師開光,隨身佩戴可驅邪避兇,對老人的身體有好處,一定記得給宋老爺子戴上。”李巖正色說道。
宋先生表情一怔,旋即苦笑道:“你是徹底沒法子了才想出這招嗎?我從來不信這些鬼神之說。”
李巖裝出高深莫測的樣子說道:“信則靈,不信則不靈。”
“好吧,反正沒有其他好的辦法,試一試也不會吃虧,死馬當活馬醫了。”
宋先生目光黯淡,不覺得掛一個玉佩能有什麼用,本以為李巖想出什麼可行的治療方案,沒想到是封建迷信這一套。
“另外,最重要的一點是要以老爺子的名義多行善事,不要吝嗇多花錢,破財方能消災。”李巖鄭重說道。
宋先生表情怪異看著他,許久才說道:“我看你不像箇中醫,更像個神棍。”
李巖哈哈一笑:“某位偉人曾言,不管黑貓白貓,能抓到老鼠就是好貓,你別管我是中醫還是神棍,能把人治好就行。”
看他這樣子,似乎有一定的把握,宋先生心裡暗暗驚訝,難不成戴玉佩做好事真的能治病?
宋先生不相信陽壽一說,這才產生誤解,對李巖來說,老爺子最大的問題不是身上的病症,而是陽壽將盡。
只要陽壽得以延長,其餘一切好說。
沉吟小半會兒,宋先生問:“那要做多少好事才能功德圓滿?”
“做好事當然是多多益善,投入得越多,回報則越多。”李巖不急不緩應道。
宋先生若有所思點點頭:“我們宋家在公益慈善這一塊,向來不會捨不得花錢,我這就回去讓人著手去辦。”
在他臨走前,李巖又刻意交代了一句:“切記切記,一定要以老爺子的名字,比如捐建學校鋪設馬路,就以老爺子的名字命名。”
說的煞有介事的模樣,讓宋先生的無神論觀念再次遭受衝擊。
回到車上,他當即打電話給宋海峰,把李巖剛才所說提了一遍,後者也是將信將疑。
眼看老爺子撐不了多久,宋海峰也只能選擇相信李巖,拿出大筆資金去貧困山區修橋鋪路建小學。
宋家這等老牌世家底蘊深厚,隨便指縫漏一點就足以做許多善事,宋海峰以老父親的名義,一口氣捐了二十所小學,修建十條馬路,受惠之人數以萬計。
宋先生把宋老爺子運到福寧,請李巖出手醫治之事不是什麼秘密,引起帝都不少勢力的關注,其他派系的宋家人同樣盯著這邊。
人還沒救好,李巖就接到好幾個匿名威脅來電,要求他不管有沒有能力治好病人,都不能把宋老爺子治好,否則就是在惹禍上身。
看來是有人想讓宋老頭早點嚥氣,這其中牽扯的利益太複雜,李巖真心不想攪和進去。
別看他現在在江南省可以呼風喚雨,放在帝都那種大人物滿地走的地方,很多人的權勢都足以將李巖碾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