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藥業的會議室裡,幾位高管和秦羽派來的代表面對面而坐。
幾分鐘後,李巖匆匆趕來,略帶歉意道:“實在抱歉,遇上好幾個紅燈,來遲了一步,讓大家久等了。”
“李董太客氣了,你推掉幾大國際投資銀行,卻願意接待我們,實在讓我們大感榮幸。”王曉起身說道。
李巖不認識他。用目光向旁邊的李曉惠詢問,後者介紹道:“這位是王曉先生,受秦羽先生委託,負責與我們洽談融資之事。”
“原來是王先生,幸會幸會。”李巖和對方握了握手。
簡單寒暄幾句,雙方進入正題,就融資事宜展開談判。
李巖之所以願意考慮秦羽入股,一方面是個人崇拜,另一方面則是對方很看得起岩石藥業,估值是眾多投資機構中最高的。將近五億美金!
儘管沒有經常參與管理公司事務,但李巖很清楚,現在的岩石藥業遠遠不值這個價錢,秦羽願意開出這麼高的估值,完全是看中療傷液的潛力。
“李董。想必你應該清楚,我們秦董對貴公司十分看重,開出的估值也是最高的,咱們省去互相試探的環節,我先透個底。秦董願意投資五千萬美元,以換取貴公司百分之十的股份。”王曉很直接說道。
李巖沒有立刻回答是否接受,而是陷入沉思。
引入外資,意味著原先的三大股東股份會被稀釋,原本何雨恬百分之十,現在秦羽要佔股百分之十,經過稀釋後,何雨恬會從第三大股東被擠到第四。
雖說李巖對秦羽印象很好,甚至視他為偶像,但在商言商,他必須從各方面的利益出發。
摸著下巴思索了大約四五分鐘,李巖擺擺手道:“很抱歉,這點我無法答應,我也和你透個底,百分之九是我最大的讓步,你應該知道,岩石藥業有何家和郭家的支援,我們並不缺資金。”
和其他初創企業不同,岩石藥業在沒正式成立之前,李巖就找到兩大財大氣粗的合作者。因此他不必為前期資金髮愁。
更重要的是,療傷液的效果太過顯著,新聞釋出會之後,在醫藥行業引起巨大反響,根本不用公司另外投錢做廣告,訂單就從各地雪花般飛來。
許多企業剛成立之初,根本無法實現盈利,要經過很長一段燒錢的時期,只有熬過那段寒冬,才有可能迎來溫暖的春天,從而茁壯成長。
因此往往是小公司四處尋找投資機構融資,容易陷入被動境地,岩石藥業則恰好相反,是投資機構主動找上門,李巖將主動權牢牢掌控在手中,要不要接受融資完全由他說了算。
王曉也清楚這點,他調查過岩石藥業的股權結構,李巖控股百分之七十八,毋庸置疑是公司老大,有絕對控股權。
第二大股東是郭天豪。控股百分之十二,其次是何家大小姐何雨恬,佔股百分之十。
如果秦羽能用五千萬美金換到百分之十股權,那麼何雨恬的股份就會被稀釋到百分之九,淪為第四大股東。
王曉和秦羽是大學舍友,在職場摸爬滾打這麼長時間,人精明瞭許多,很快就看出李巖的意圖,以及他的為人。
李巖這是在保住何雨恬第三股東的地位,如果秦羽只佔到百分之九股份,稀釋後何雨恬股份下降到百分之九點一,剛好比秦羽多千分之一,第三股東的位置依然不變。
從這點可以看出,李巖是一個重感情的人,不會因為利益而忽視老朋友的感受。
聳了聳肩,王曉略顯無奈說道:“我很欣賞你對朋友的維護,但在股權佔比這件事上,我無法擅自做出讓步,得諮詢過秦董的意見才能回覆你。”
李巖淡淡一笑道:“我相信秦羽先生的眼光,或許很多人覺得,岩石藥業的股份沒有那麼值錢,但我堅信不用十年,甚至可能不用五年,百分之九的股份價值就會超過五千萬美金。”
秦羽的商業眼光確實很獨到,他很少做虧本投資。很多在外人看來很吃虧的生意,到後面都賺了錢。
可以說,他就是一個商業奇蹟,做哪一行都賺錢。
第一次交涉沒有談攏,多少有些出乎王曉的意料,他原以為五千萬美元的價格一開出來,李巖就會立馬籤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