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我想嘗一嘗杏園軒的核桃酥。”
“主播,小女子想擁有一套現代女子穿的裙子。”
“主播,老夫喜好飲酒,臨死前想喝上一口,可惜當時口不能言未能實現。”
“主播……”
看著一條條請求,都不是什麼太麻煩的事,李巖一一答應下來。
“看來觀眾們都挺善解人意,沒有提過分的要求。”
李巖很是欣慰,粉絲們都比較理性,這樣他也不會太難做。
然而,他沒高興多久,一條評論彈出來:“主播,老夫乃是福寧縣北塘鎮馬家村人士,曾任福寧縣縣令,死於一場意外火災,沒能落葉歸根,能否請主播回我家鄉看看。”
看了一眼這個觀眾的暱稱,叫做福寧縣令馬濤,名字微微有些眼熟,應該是粉絲值比較靠前的。
摸摸下巴,李巖陷入沉思,高中時曾聽歷史老師說過,福寧市在清朝為福寧縣,這麼說來,這個馬濤縣令和他還是老鄉。
在他猶豫不決時,馬濤又說道:“如果能辦成此事,老夫感激不盡,可以幫主播做一件事。”
李巖頗為無語,咱倆陰陽相隔,你能幫我做啥事?
忽然,一個極為大膽的想法跳出來,李巖試探問道:“你有辦法查到我的陽壽嗎?”
“這個……老夫不敢保證,不過可以試一試,我和判官大人的關係還是很不錯的。”馬濤回應道。
“那好,小帥答應你,不管你能否查到陽壽,都在半個月內去一趟馬家村。”李巖朗聲說道。
把一個個遺願全部記到筆記本上,李巖下了直播,前往商場購買所需物品。
杏園軒是百年老店,主打各類傳統糕點,李巖讀初中時在街上見過杏園軒分店,近些年沒怎麼注意。
按照模糊記憶來到那一帶老城區,向幾個老人一打聽,才知道這裡的杏園軒分店早在五年前就關門。
李巖有些無奈,在西式糕點的衝擊下,傳統糕點漸漸不受市場歡迎,連杏園軒這樣的百年老品牌都生存艱難。
如果實在找不到,只能隨便買兩盒其他牌子的核桃酥代替,想必那位老鐵能理解。
經過多方打聽,李巖來到一處狹窄衚衕,往裡走了將近百來米,才發現一家傳統糕點作坊,裡面只有寥寥可數兩三個糕點師在幹活。
他不敢相信,杏園軒竟然落魄到如此地步,這可是從清朝一直延續到現在的百年品牌啊!
頭往裡探了探,有個中年師傅注意到李巖,起身問道:“請問要買點什麼?”
“請問這裡是杏園軒嗎?”李巖不太確定問道。
“是啊,牌子上不是寫著嗎?”中年師傅指了指門口的木牌,上面寫有“杏園軒”三個大字。
得到肯定回答,李巖的心沉重許多,猶記得小時候最喜歡吃的糕點就產自杏園軒,才短短十多年,已經到了這般田地。
回過神,李巖走進作坊說道:“給我來三盒核桃酥吧。”
怎料中年師傅搖搖頭,神色黯然道:“我們早就不做核桃酥,其他糕點要不要看一看?”
“核桃酥不是杏園軒最出名的糕點,怎麼停產了?!”
李巖不禁瞪大眼睛,好不容易找到這兒,竟然說沒有核桃酥,讓他實在無法接受。
“現在的年輕人,沒幾個喜歡吃核桃酥,銷量不好自然就不做了。”
中年師傅連連搖頭,或許他也知道,傳統糕點已日落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