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真就太誇張了!
[2012年全國圖書總印數79.3億冊,較2011年增長2.9%;期刊總印數33.5億冊,增長1.9%;報紙總印數482.3億份,增長3.2%……]
先是對去年的總資料進行了一個記錄。
不得不說,數字真的相當驚人。
然而下列報告更加聳人聽聞!
[縱觀2013年九個月,增長速度均低於20112012年水平。但科幻圖書的表現可圈可點。
20092012,三年間每年科幻作品的年度銷量,平均為315.6萬冊。包括科普類作品,而2013年,顧陸《平面國》+《獻給阿爾吉儂的束》,達到251.9萬冊。
圖書、報紙、期刊總印數增長趨緩,科幻出版物出版形勢趨好,首次有望突破全年400萬冊。數字出版收入在全行業佔比首次突破10%。]
作為報告,沒什麼很特別的詞語,也沒感嘆號。
但帶給人們的震撼,是多個感嘆號也無法改變的。
冰冷數字的震撼!
“牛逼啊,全年三百一十萬,顧陸一本書搞了一百六十萬。什麼叫一本書佔據科幻行業的半壁江山?這太誇張了。我提議稱呼顧陸為顧一本!”
“我揉眼睛看了尼瑪好多遍,差點懷疑自己看錯了。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意思是全國的科幻作品,加起來才可以和顧陸五五開?我提議,顧陸必須叫顧五開!”
“樓上的,你理解錯了。今年全國的科幻作品加一起都還不夠顧陸打,因為《獻給阿爾吉儂》才上架銷售一個月。如果再加上《平面國》,加一塊也不夠揍。”
“其實我這裡有一個更恐怖的資料——阿爾吉儂這本書的出版社新青年出版總社,去年主要出版社科、科技、語言類書籍,總共不到四百萬。再看看顧陸。說一個作者能養活一個出版社,這次我是見識到了。乾脆就叫顧一頂吧。”
等等言論。
網友們好像經歷了一場大地震,七葷八素的。
大概就是知道顧陸很吊,但不知道顧陸能誇張到這地步!
袁社長心驚膽戰。
在實體出版業青銅時代,這個銷量,說一句驚天地泣鬼神也不誇張。
“我也沒辦法,削減版稅率是總公司的主張。我只是按照計劃辦事,根本給不了18%。這不怪我。”袁鳴傑小聲說,這話好像是在說服自己。
“這根本就不是書籍該有的銷量,是顧陸本人依靠小王子、平面國、少年中國說等等作品的名氣。”
第一步找理由推脫,第二步貶低對手,第三步說服自己。
“資料也不錯,我擔任少年兒童出版社的社長一職,月淨利潤也提高了許多。做得還不錯。”袁鳴傑感覺自己沒問題,繼續處理著工作。
確實沒什麼問題。
只是原因並不是他闡述的幾點,而是盧總這時撤下袁鳴傑……剛上任兩三個月,豈不是變相承認自己安排有誤?
沒有意外的話,袁社長的位置比較穩當。
可沒意外的話,就出了意外。
一個多月前的迴旋鏢,此時此刻轉回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