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就是還剩一週就世界毀滅了。”佐藤明白,全世界的人都瘋狂了。
都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躲避山,沒想到眼前卻出現比珠峰還高的海山,這是命運。
所以主人公馮帆,做出了一個決定,他要爬山!
“瘋狂的想法。”佐藤說。
書裡也這樣說:“你能游上九公里高的水坡?那坡看上去有四十五度!那和登山不一樣,你必須不停地遊動,一鬆勁就滑下來了!”
可只有幾天時間好活了,再瘋狂的想法也都可以去實現。
“雖說水做成的山,有點創意。但這個故事有點俗套……”佐藤評價,很明顯是主人公馮帆爬上去拯救了全人類。順便救贖了自己,光看前面就能想到後面劇情了。
不過佐藤是依然抱著探索的目光,因為他感覺《SF雜誌》主編木下久良,眼光該當不至於那麼差吧。
是的,佐藤當前一點也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
因為《山》的核心創意,核心劇情,接下來才初露崢嶸!
經過艱辛,主人公馮帆登上了海山。
來到了那個藍色光團中心,而那是一個顯示屏。
主人公開始透過顯示屏和外星人交流,外星人早就用高科技,學會了人類所有語言。因此不管攀登上來的是哪國人,都交流無阻。
[外星人:我們造了一座山,你就登上來了。
“我喜歡登山。”馮帆說。
外星人:這不是喜歡不喜歡的問題,我們必須登山。
“為什麼?你們的世界有很多山嗎?”馮帆問。
外星人:山無處不在,只是登法不同。
“那麼你們那裡還是有很多山了。”
外星人:對於我們來說,周圍都是山,這山把我們封閉了,我們要挖洞才能登山。
……]
核心創意透過主人公和外星人的一問一答出現了。
外星人生活的星球是非常厚的岩層包裹,沒有重力,也沒有液體和氣體。
至於為什麼外星人沒了水和空氣還能活下去?因為外星人是矽基生物,也就是機器人。
“就像一個足球?只不過皮非常厚,他們生活在裡面的空間。叫泡世界也非常的形象。”佐藤心想,這和我們人類生活的情形是恰好相反。
我們星球中間有空洞,但卻因為引力,生活在皮球的表面。
因為沒重力,外星人的城市是漂浮在空中的,像一朵朵雲團。而某些巖壁的放射性物質,會發著微微的光,那是他們的天空。
“想象力有點天馬行空!”佐藤繼續看著。
外星人繼續講述泡世界的情況。
他們的幻想文學,都是充滿著對岩層外面世界的嚮往。但用挖掘機向外探索是被禁止的。
因為泡世界的空間有限,挖掘機挖出來的岩石,會佔據空間。即便把前面挖的岩石,放在後面。若挖掘飛船回得來還算好,但回不來的話,飛船大小的岩石是無法處理的。探索者就是泡世界的空間小偷。
如果做成動漫,應該會很有意思吧,這世界的邏輯好像還是自洽的。這是佐藤第一時間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