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都市言情 > 公訴先鋒 > 第四百四十九章 根源

第四百四十九章 根源

卡宴在前面路口輕巧的轉了個彎,終於脫離了這從城郊一路過來坑坑窪窪的縣道,駛上了寬廣的新修柏油馬路上,而此時窗外的景色也開始開闊起來,已然快進入市區了。

剛剛聽了張睿明講了一路關於津藥化工的看法,張擎蒼卻一直沒怎麼說話,這讓張睿明心裡有些尷尬,他倒是知道父親是一個很沉得住性子的人,此時不發表意見,倒不一定是認可自己,但在他心裡,卻還是隱隱希望得到父親的認同。畢竟不同於別的那些個一代更比一代強的家庭,父子之間的關係定位在張睿明這個年齡時,早就完成了強弱轉換,當家人也換到了兒子身上。可現在張家的情況卻並非如此,經濟上還得依靠張擎蒼的事業,這讓張睿明在心理潛意識上還是一個未曾“接班”的繼承人,還在希望得到父親的認可與接納,在家裡地位上,也還不是一個獅群的“獅王”。

張擎蒼沉默了半響,才望著窗外的斜陽,緩緩說道:“你懂一點經濟,但不懂中國人心……這個世界從來不是那麼單純的一兩個因素就能決定的,你覺得現在實體經濟衰退,你王叔津藥化工會到今天這個地步,最大的原因是因為房地產行業的瘋狂擴張,可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現在房地產泡沫會到了如今這般危險的地步?”

為什麼會任由房地產到現在這個地步?張睿明被父親這個宏大的問題給搞蒙了,他腦袋裡迅速轉過幾個想法,但都是吉光片羽、東鱗西爪的東西,不成系統,他擔心貿然說出來,只會讓老江湖的父親發笑。

不等張睿明相出答案,張擎蒼便自顧自說道:“其實原因很簡單,你不喜歡看古書,以前還說我喜歡沉浸在這些個舊紙堆裡,你哪裡曉得這太陽下面沒有新鮮事,老祖宗已經把我們民族的這些事都在那捲帙浩繁的文章裡說透了,這國內的這些個事……說白了,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而我看啊,房地產會到現在這個地步,也是因為中央和地方關係的問題。”

聽到這,張睿明腦袋一下有些轉不過來,他奇道:“中央和地方?這和房地產有什麼關係?你是說土地財政?”

“沒那麼簡單……”張擎蒼聲音有些乏力,今天送王英雄的這最後一趟,彷彿耗盡了他的心力,此時只是斜斜的躺在車後座上,閉上眼對身旁的兒子講述道:“我給你簡單說一下:你學過歷史動不動?你也知道在我們國家1994年分稅制之前,中央財政收入收入都是依靠地方先把稅收收上來,再部分上交中央這樣一個程式,對不對?講實話,這個程式呢,倒頗為古典,基本上是延續了過往的一些辦法,但是

這個收稅程式呢,有一個問題,就是這個財政主動權是掌握在地方手上的,而就導致了中央連年缺錢,甚至需要向地方伸手要錢來過日子,甚至逼的那時出現了拿槍的來做生意、沿海走水路已經成為普遍現象,中央都沒錢到了這個地步。你想想,這樣中央弱、地方富的時候,相當於古時哪個時候?”

張睿明略一沉吟,便馬上答道:“大概是唐中後期藩鎮割據、宋時趙匡胤初登大位時的情景吧?”

“對!”雖然沒有明說,但張擎蒼眼神裡還是對兒子的敏慧表達出了讚賞。

“所以,國家在1994年的時候,當時朱相力排眾議,鐵腕般的大力推行了分稅制改革,而當時分稅制的主要內容,就是把消費稅,關稅,增值稅這些個最穩定,最大頭的稅種歸入中央,由新成立的國稅部門直接收取,再把一些像農業稅、不穩定,數額不大的雜稅劃給地方。其實,就是將立法權、課稅權和稅款的使用權歸屬於地方政府的一類稅收、稅款收入按照管理體制分別入庫,分別支配,分別管理。中央稅歸中央政府管理和支配,但是當時,有一個小小的細節在裡面,當時的商品房制度還未成熟,土地招拍也未成型,而且,土地收入佔比在那時也並不大,所以,在制定分稅制的時候,就將土地收入劃給了地方,可誰都沒用後眼睛,沒有人會想得到,後來的土地經濟會這麼繁榮!”

張睿明心裡一動,隨著父親的話語,他已經隱隱猜到原因了。

“而自從分稅制開始實行後,在1996年,中央財政收入就增長了60%。自此,當時政府漸漸有了錢,才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後面的下崗潮,國企改革,入世等等等等,都是以這次的分稅為契機,而且,從此以後,地方與中央的實力對比開始反轉,力量格局開始邁入了新時代。”

隨著這娓娓道來的敘述,張擎蒼眼神在這黃昏中開始放射出光芒,彷彿其人也隨著回憶,回到了那個蠻荒開闊,熱血沸騰的年代。

“但中央是富了,地方卻沒有嚐到什麼甜頭,隨著地方政府的收入大幅減少,卻同時伴隨著日益成長的基建任務,可想而知,當時的地方財政自然捉襟。但也正是這個困局的出現,逼著地方政府開始尋求新的財富來源,就在這個時候,土地財政恰好出現在地方政府的視野裡,正是烈火烹油,一下引爆了全國的土地招拍的熱情,而當時的海南房地產泡沫事件,就是當時那瘋狂模式的縮影。”

張睿明腦海裡瞬時被張擎蒼的話帶起了一段回憶,他隱約記得,曾經的海南島,是一個比

深圳還有火熱的經濟特區,現在的不少地方大佬都從那段瘋狂的時代裡僥倖活下來的生存者。

而現在發生的一切,機會都在那個時代的海南島發生過。

“我可以告訴你,現在我們國家這幾十年的財富與進步,很大程度上,也是得利於這個發展模式:首先,政府透過賣地取得財政收入,而後開發商拿地,然後,這些個開發商將土地抵押給銀行進行貸款,以取得啟動資金,再開工建設,接著預售樓花,就能提前回籠一大批資金,最後就是繼續拿地蓋樓……這就是一個大概的房地產專案的流程,現在所有的一切,幾乎都是這個流程的不斷迴圈,當然,規模有大有小,流程有玩的轉的,也有玩不轉的,還有絕大部分將這個流程迴圈玩到一半,因為政策、形勢等等等等原因,中間斷了資金,或者沒拿到地,就斷了鏈條,從此破產的,那這些人,我見得太多了。”

張睿明點了點頭,他很贊同父親的這個說法,他也親眼看到過這些地產商的玩法,但他一直有個疑問,就是為什麼這些個銀行會如此放心的將貸款貸給地產商,如今看來,這也是因為銀行有地做擔保,再怎麼樣也相信地價會一直上漲,沒有風險隱憂,而相比起有土地這金貴抵押物的房地產商,像王英雄那樣的這些個搞實體經濟的企業家們,他們的場地大都是租的,前途是迷茫的,裝置是在不斷貶值的,形勢是在不斷惡化的,如果換張睿明自己來選,他也不會租給這些個苦苦掙扎的實體經濟的小老闆們。

“而同時,隨著土地經濟的紅火,大老闆有大老闆的玩法,散客有散客的玩法,一些個老百姓發現幹什麼都不如買房賺錢,一些個腦袋靈活的就成了投機客,這些個投機客到處買房,然後抵押給銀行,接著再繼續貸款買房,瘋狂加槓桿,但同時,他們的財富就像滾雪球一般,也是瘋狂翻番,所以,你看看十年前的新聞,看看那些個沒有限購政策的城市新聞,你稍微留心一點,只要當地報紙上出現了“溫州炒房團”這幾個詞,那基本就標誌了當地房價將迎來一輪*暴漲,而這些個“溫州炒房團”,就是將散客玩法玩到最極致的那群人。”

張睿明點了點頭,隨著父親的陳述,他搶先說道:“同時,因為全國的瘋狂氛圍,這時房子就變成了最值錢的資產,所以銀行也樂意多做這方面的貸款……”

張擎蒼點了點頭:“對,到了這個時候,地方和銀行、開發商、炒房團已經是鐵板一塊的利益同盟,一方面,房價是蹭蹭蹭往上漲,地方政府也有了錢,能夠發你們這些個公務員的工資,可以搞基建

,修學校,建廣場,大搞工程,而銀行業樂的做房產相關的貸款,這裡多說一句,在我看來,中國的房貸真是銀行最好的業務,現在的群體思維模式下,基本上房貸等於零風險,極少有斷供、抽供的,而且一供就是老老實實的供幾十年,而且又有房子這樣優質的抵押物,所以房屋貸款還真是銀行最喜歡的業務。”

聽到這,張睿明想起來不久前和唐詩想去排隊搶房的那個夜晚,那群為了新房資格,連夜排隊離婚的人們,那荒誕的時代,不也正是這種瘋狂心態、群體思維的體現嗎。

(本章完)

最新小說: 猛龍出獄 超品鑑寶師 高手迴歸被七個姐姐寵上天 小尾巴 好萊塢的驅魔道長 高手下山:我的白富美老婆 當我有了鈔能力 都市神武醫仙 神將:大漢將軍鷹龍 心外 殭屍九叔,我!最強道法天師! 喜宴相逢 鐵血戰爸 把酒天問 重生之再也不做暖男了 生崽霸榜後和影帝老公上戀綜,爆紅了 我的情侶博弈遊戲 全能小神農 我的總裁老婆傾國傾城 華娛之從演皇帝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