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江市看守所離市區有蠻遠,與東江一監獄,東江拘留所都在東江市的最西邊,開了兩個多小時的車才從市區趕到這裡。
張睿明和東江市檢的王衝一起帶著案卷下了車,站在看守所的門口,讓張睿明想起以前做公訴人的時候,公訴科那時,天天就是法院、看守所、拘留所、幾個點來回跑,特別一到年底,一看結案率,要是倒數的話,那就只能天天蹲守在這幾個點了。現在回想起來,當時實在是太累了,幹不完的活,結不完的案子,津港市看守所門口的那幾條土狗都對張睿明熟悉的很,看到他都不會亂叫。
現在卻是張睿明半年來,第一次踏進看守所的大門,轉到津港民行科後,以公益訴訟為核心工作的張睿明,已經很少有機會來提訊犯罪嫌疑人了,沒想到,到了省檢,卻又有機會來到看守所。
見到久違的看守所,張睿明難得發了聲感慨,一旁的王衝笑著說道:“其實我一路好想問張檢你一個問題,你們省檢不是負責這次的公益訴訟嗎?怎麼,公益訴訟還要來看守所?”
張睿明卻很清楚,因為這次的公益訴訟是“涉生態環境資源保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
名字叫的拗口,內容和上次津港市的“毒跑道”案也很大區別。
他假裝嚴肅的對年輕的王衝開玩笑說道:“你們東江的年輕人怎麼回事啊,叫你讀書,你要養豬,最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檢察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你們東江這邊沒有開展學習?《解釋》在民事公益訴訟和行政公益訴訟的基礎上,增加了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這新的案件型別,明確規定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領域的刑事案件中,需要追究被告人侵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民事責任的,檢察機關可以一併提起附帶訴訟。這可是都原文,我們省檢早就要求全文通背了,你們年輕人啊,哎……”
“額,最近又有新的司法解釋了?什麼內容?”王衝一臉迷糊,完全沒搞清張睿明在說什麼。
“其實說簡單點,就是以前,公益訴訟不都一般是針對未到達刑事案件標準的案件提起訴訟嘛,現在在刑事案子中,也能附帶提起公益訴訟,這樣由同一審判組織一併審理,也可以節約司法資源”
“刑附民…………民事訴訟?”王衝還是一臉懵逼,理解成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了。
“哎,你就理解成,你們東江市檢辦這起案子的刑事公訴部分,我們省檢來辦公益訴訟部分就行了。”張睿明一臉無奈。
王衝那靈活的腦瓜子一轉,想到:雖然沒學習過這個司法解釋,也沒完全聽懂,反正這個時候,拍省檢領導的馬屁就是了。
“哈,反正解釋天天有,學也學不完,我們還是比不了張檢你,不愧是……”
“打住,把提訊證拿出來,準備進去了。”張睿明整了整制服,掏出證件,帶著王衝邁步走進看守所的大門之中。
…………
每個看守所外觀千差萬別,其實裡面氣氛卻是一致的,重重鐵門,和不見陽光的監區,水泥地上永遠潮溼陰冷,不似人間。
絕大部分第一次送到看守所的人,都無法自己下車,腳全是軟的。
絕大部分。
送人進去的第一步,都是先進檢查登記室,詢問身份資訊,有無前科,然後脫光衣服檢查,是否有面板病,是否有疤痕,是否有紋身,經過10幾分鐘的檢查,穿上衣服套上編號服,每個人都必須得穿。這時你就是一名看守所關押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了。
看守所民警會帶著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一步步的走向監視房,看著滿牆的標語和“同學們”投過來陰毒或者麻木的眼神,每個新人都是無比恐懼。
在到達監室門口前,新人照例要喊一聲報到。當抬起頭,一般看到的第一眼都是滿滿的人,一個個整齊的坐在床板上看電視,其中有殺人,有盜竊,有受賄,有製毒,有強姦,有尋釁滋事等各種罪名的犯人,一般都是20多個擠在一個20平米的房間裡。由於長期見不到太陽,地上潮溼的都發出難聞的黴味,頭頂是大概6米高的屋頂。
這些人就是你的“同班同學”,“同學”是監獄、看守所裡獄友之間互相的一種稱呼,全國絕大部分都是如此叫的,出獄後,街上碰面了,一聲“哈!老同學!”就能讓人回想起這失去自由的日子。
當然大部分出獄的“同學”並不想回想起來。
看守所是先期羈押依法被逮捕、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的機關,所以是“學前班”,而監獄服刑的犯人叫做“讀書”,一個改造區隊裡的叫“同班同學”,一個牢舍裡的叫“同寢室友”,三年以下刑期的叫“小學生”,三到十年刑期的叫“初中生”,十到二十年刑期的叫“高中生”,二十年以上的就是“研究生”。
而死刑犯就只有“來生”。
李錦就是這裡的一名“即將開課的初中生。”
看到真人時,張睿明完全無法把眼前這個面容憔悴,眼神閃爍,兩隻手像狗一樣搭在身前的可憐的中年人與之前廣告中那個雄姿英發、眼光如炬的近百億身家的李錦聯絡起來。
這個根本就不像一個人,滿是汙跡的臉,不敢正眼看人,縮著頭,全身不停的發抖,對什麼都害怕。
“李錦!過來,有提訊!”監管人員對著監室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