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都市言情 > 公訴先鋒 > 第二卷 省檢揚名 第六十三章 奇怪的彙報

第二卷 省檢揚名 第六十三章 奇怪的彙報 (第1/2頁)

張睿明想起自己以前在寧麗縣接觸過的一個案子,當時寧麗剛通完高速公路不久,很多老百姓喜歡白天走上高速抄近道,晚上在高速公路上納涼。一天一輛大貨車行駛中發生交通事故,側翻在旁邊的應急車道上。

當司機血流滿面的爬出撞的面目全非的車廂時,他看到一大群附近的村民圍了上來。他趕緊向這些村民呼救,卻沒有得到任何回應,這些村民視他如無物,冷漠的從他身邊走過,提著塑膠袋子和桶子,開始瘋狂的搶裝這輛貨車傾倒的貨物——工業鹽亞硝酸鈉。甚至一個替他打電話報個警的都沒有,在附近的這些老百姓裝的盆滿缽滿後,在過路司機報警下,高速交警來到現場,開始救助這個可憐的司機,這個司機在被送上救護車之前還一直和哄搶貨物的村民解釋:這些都是工業鹽啊!吃不得的,有毒的!不值錢!幾塊錢一噸。

然而搶紅眼的村民們,沒有誰聽進去他的話。交警和增援的派出所民警一遍遍試圖阻止哄搶的村民,卻因人數上的懸殊比例而無用,甚至每攔住一個村民,就反被嗆:“別人都拿了,憑什麼我不能拿?!”

中國警察很多時候其實也諱忌使用武力的,特別在這種情況複雜,物件眾多的高速公路上。

逼於無奈的警察,只能強行把柴油澆到剩下的工業鹽上,才避免了進一步的哄搶,但是大量的工業鹽已經被老百姓興高采烈的搬回了家,警察們苦苦的勸告這些鹽吃不得、吃不得,卻被當作了耳邊風,最後沒辦法,聯絡當地政府,發動鄉鎮各級公務員,一家一戶去去勸說,告知這工業鹽的危害:吃了會有噁心嘔吐、腹瀉、紫紺,心悸,血壓下降,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時發生抽搐,昏迷,如搶救不及時,或攝入量過多,甚至呼吸迴圈衰竭而死亡。

但是,村民們並不相信,他們固執的以為,這些幹部是想騙他們把鹽交出來,好拿回去賣掉的,當鄉鎮幹部挨家挨戶的來做工作時,這些村民把鹽藏在豬圈裡,藏在魚塘邊,就是不願相信別人的警告。

過了兩天,附近村莊出現了三起的食品中毒事件,都是因為把工業鹽亞硝酸鈉當作食用鹽燒菜導致的,慶幸的是,三人因為發現及時都搶救過來了。

然後被搶救過來的村民們,卻令人大跌眼鏡,一紙訴狀把當地政府和那個司機告上了法院,幸而法院依法依規沒有立案,但卻給當時年輕的張睿明上了一課。

故事卻遠沒有結束,最為可悲的是,過了半年,當地有個老婆婆因工業鹽中毒身亡,她不像之前那些村民,拿回去就直接做菜,一出事,馬上就傳開了,這位一個人守在半山腰破泥屋的孤寡老人,是把工業鹽拿回去用來醃鹹菜,等到過冬時再一吃,就發生瞭如此悲劇,甚至死後許久才被人發現。

令人唏噓。

現實如此諷刺,可憐、愚昧和貪利依舊刻在國人的骨子裡。張睿明在此案之後,一直在沉思,到底什麼才能改變群眾的苦痛,是完善的社會福利還是迅猛發展的經濟生活條件?

或者兩者都不是,只有以法律才能改變人心,這是張睿明在寧麗那些年得到最大的收穫。

托克維爾在《論美國的民主》一書中提到:“法律不能重新點燃已經熄滅的信仰,但能使人們關心自己國家的命運。法律能夠喚醒和指導人們心中模糊存在的愛國本能,而再把這種本能與思想,激情和日常習慣結合起來,它就會成為一種自覺的和持久的感情。”

而這些話語在當時成為了今後指導張睿明法律道路的明燈。

但聯絡今天這起上訪事件,法律真的能起到效果嗎,若不是張市長答應了湯佐的要求,整個事情並不會因職工們對法律的敬畏而結束,那麼,到底是法律更有規範力?還是經濟利益更有吸引力?張睿明又陷入了沉思。

…………

張睿明見到井才良已經是晚上10點了,在市政府門口,所有南江集團的職工已經散去,什麼痕跡都沒有留下,張睿明感到一種微妙的失憶感,不久前發生的那場風暴彷彿只是一個奇異喧囂的夢。

還沒下車,張睿明就看到一個身影等在市政府大院門口,走近一看,居然是井才良,廳長出人意料的居然在門口迎接張睿明,這點沒人能想的到,張睿明自己一下子都有點受寵若驚,趕緊下車。但他看到井才良嚴峻的眼神時,他意思到自己太天真的。

當然井才良也沒有任何訓斥的意思,對於張睿明今天一天卓有成效的奔走,他第一句話並不是想象中的讚許,而是有些耐人尋味。

“你是怎麼知道南江集團的委任律師是湯佐的?”

張睿明不敢透露自己與葉文的聯絡,答道:“我是經過之前在三河鎮時發動了的一名南江集團的職工,他今天在市政府門口,他告訴我的。”

其實這樣說也沒錯,確實王援朝當時在人潮之中。

最新小說: 我只是一個小編劇啊 極品中介 我有一口兩界鍾 嬌寵偏執反派後,他以下犯上 這個網紅太有錢了 只有我能看見的魔女同學 血日之下 鄉村中醫李茂陽 擦聲而過 重生激盪年代:從種田開始 醫聖下山:開局打臉未婚妻! 我才是頂流巨星! 生活在農村的鹹魚明星 四合院:從車間主任開始 失蹤三年的前女友說她修仙回來了 鄉野狂醫 被巨龍帶來的少年 我上就我上 穿書成反派,女主人設崩塌了 文娛執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