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馬俊友一一向兩人介紹這次專案組情況,這次專案組主要是以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的同志為核心,再加上紀委和環保廳的幾名同志,還有就是張睿明和顧海兩位省檢察院的檢察官了。最後領導這次專案組的是省環保廳的副廳長井才良,馬俊友指了指坐在車廂最後一名沉默的中年領導說道。
張睿明沒想到,居然連省環保廳的副廳長也來了,這可是副廳級的領導,趕緊打招呼,“井局長好。”
“你好。”井才良不露聲色,神情平淡。
張睿明和顧海兩人坐在中間一排座椅上,時間緊急,張睿明現在都還不清楚案情,但明顯感覺的出這個案子似乎牽涉頗為廣泛,不然不會是這麼一個“聯合作戰”。
張睿明趕緊用手機查了一下,井才良是省環保廳裡負責全省重大環境問題的統籌協調和監督管理工作的副廳長。負責的事項包括牽頭協調重特大環境汙染事故和生態破壞事件的調查處理,指導協調市、縣級政府重特大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預警工作,協調解決有關跨區域環境汙染糾紛,統籌協調重點流域、區域汙染防治……囉哩囉嗦一大段字,其實就一個意思。這是一位主管環境治理的副廳長。
那麼,加上還有紀委介入,這次肯定是與環境汙染有關。
現在車上,大家都沉默不語,張睿明只能透過手機悄悄詢問身邊的顧海案件的具體情況。
張睿明在自己手機上建了一個文件,打上一行字:到底什麼案子,一路過來都沒人和我交代,我現在還是稀裡糊塗的。
打完用手肘捅了捅顧海,遞給他。
顧海看了一眼,接過手機,沒有打字,而是翻開張睿明的瀏覽器,搜尋到一則新聞,遞迴給他看。
這是一則“時代之聲”的新聞,標題頗為驚悚——《“毒”大米席捲南州,民以食為天,老百姓的“天”塌了》
這個標題就吸引了張睿明的眼球,食品安全?!還是大米,難怪這個案子這麼嚴重,張睿明公訴人的職業敏感性告訴他,事情可能已經引起輿論風暴,更為嚴重的是,這家“時代之聲”是一家外國媒體,在全球都享有廣泛影響力,而且它的立場很不好判斷,對形勢傳播和案情影響對我方更加不利。
張睿明接著往下讀。
……近期,津港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佈了鎘超標的8批次大米及米制品生產廠家、品牌標識。南州省主要的大米供應地之一東江市再次成為“重災區”,8個批次裡有6批次來自東江市。作為我省傳統的“魚米之鄉”,東江市出產的大米卻為何屢屢籠罩在重金屬汙染陰雲之下?而重金屬超標大米又是如何流向餐桌的……
看到這裡,張睿明已經明白這次省檢抽調他來的目的了,這又將是一起公益訴訟!
行政檢察處是領導全省公益訴訟的重要內設機構,之前顧海為什麼會與自己坐上同一趟車,省檢工作的顧海那天剛好從東江調研案情回省,剛好與進省的張睿明碰到了,他是這麼做事仔細的人,應該早就弄清了張睿明的底細,在車上脫襪搭腳,也是故意試探自己呢。
張睿明想到這裡,既然顧海已經是去過東江的“先遣隊”,那麼這個案情他應該比自己更加仔細,張睿明很希望多瞭解一下這起重要事件的相關資料,在手機上又打上一行字:你比我更瞭解,具體什麼情況?有哪些重要工作要做?
打完遞給了顧海,沒想到顧海接過來,掃了一眼,在下面回了一句:不要多問,到地方我詳細和你解釋。就遞迴給了張睿明。
從這緊張氛圍和嚴密程度來看,這件案子真的是大事,中央對食品安全的態度一直是落實最嚴格的全程監管制度,嚴把從農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線,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出快手、下重拳,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而這起案件中,目前已經牽涉到最關鍵的大米這類主食,而且又有外媒煽風點火,難怪省委如此高度重視。
張睿明見狀,也不勉強,這件案子複雜嚴重,又牽涉食品安全,到了東江,自己可真的小心行事。
這次去東江市任務緊急,車內氣氛也頗為緊張,一路上幾乎沒人搭話,偶爾電話鈴響,都是壓低聲音接通,張睿明熟悉這種氣氛,這是大戰前的寧靜,以前每次大案要案,在最開始的佈局調查和最後的收網前,所呈現的就是這種氣氛。
考斯特車隊在高速公路上一路馳騁,前面一輛高速交警的警車一路牽引開道,張睿明看著窗外警笛鳴叫,燈光閃爍,隱隱間緊迫感和責任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