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有一個最大的問題,目前塑膠跑道的國家檢測標準《合成材料跑道面層》(GB/T14833—2011)中。雖然國家標準有一節合成材料跑道面層中有害物質限量(4.2),但是在最關鍵的涉及檢測結果的“判定規則”(6.3)中,竟然只寫有一句話:“控制檢驗結果符合本標準4.1.4(合成材料跑道面層物理效能)的規定要求時判為合格。當檢驗結果有一項不合格的話,應另取雙倍試樣進行檢驗,如仍不合格則該批產品才為不合格產品。”
也就是說基本上,只要按國標檢測,這些“毒跑道”都會合格!
這個國標設定之初就頗為不合理,現在時間推移,科技進步,加上對環境汙染的逐步重視,這個國標早就不符合現實情況了,但卻是這個案子裡最大的難題。
所以張睿明的訴訟策略是繞開這個邏輯問題,不去證明“毒跑道”合格與否,而是直接拿出出現不良反應的學生的醫院診斷證明和“毒跑道”上有害物質超標的提取資料,直接繞開這個“毒跑道”合不合規這個問題,直接把爭論焦點引回到“毒跑道”的汙染性上面來,這是一種邏輯上的周延性戰術。
所以打快戰,也是特意為了怕吳楷明拿出“毒跑道”合格的鑑定報告,因為這種國家標準中合成材料跑道面層中有害物質限量的鑑定非常麻煩,整個程式走完一般要大半年,所以張睿明的戰術就是儘快提起公益訴訟,趕在這個早就不符合實際的國標搗亂之前,推動訴訟程序,用戰術來講,就是閃電戰,直取中宮,一舉定乾坤!
為了正義,也是為了那些飽受“毒跑道”之苦的孩子們。
肖逸風,男,16歲,津港四中高一412班學生,經津港第一人民醫院診斷患有:急性咽喉炎;
丁州,男,13歲,津港四中初一322班學生,經津港第一人民醫院診斷患有:慢性支氣管炎;
吳小琴,女,14歲,原津港四中初三371班學生,經津港第一人民醫院診斷患有:一類造血幹細胞惡性疾病,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白血病…………
在舉證階段,隨著張睿明高聲的朗讀出關於此次“毒跑道”案中17名產生不同程度受到傷害的四中學生。聽到一張張由津港第一人民醫院開具的診斷證明後,旁聽席上隱隱傳來了旁聽人員的輕輕嘆息聲。
可憐天下父母心,最寶貴的永遠是孩子。
然而,最瞭解徒弟的永遠是師父,就在張睿明逐漸佔據主動後,在最關鍵的被告舉證環節,吳楷明向合議庭提出:“我方有新的重要證據要向合議庭提出,這是一份關於津港市第四中學合成材料跑道面層中有害物質限量的檢驗鑑定報告!”
果然,張睿明頓時感覺背後一涼,一塊石頭重重的堵在心口,這是“證據突襲”!所有之前的盤外招、資格異議都是障眼法。
這就是吳楷明的底牌,吳楷明不準備打快戰,他還是要一步步磨死自己這個好徒弟。
雖然不知道他用了什麼辦法讓一般要大半年才能出具的檢驗鑑定在短短三個月裡就做出來了,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起訴訟面對的前所未有的強敵。
張睿明馬上做出反應:“反對!對方在舉證期限後逾期舉證,此證據不能使用,是無效證據!”
然而,合議在庭察看證據並短暫商議後宣佈:“反對無效,此證據具備證據的三性——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與案件有關聯,真實合法,可以作為證據採納。”
張睿明不由自主的捏緊了拳頭,這個證據可以說是直接證據,如此重要,果然,合議庭會在舉證期限屆滿後採用。
關於吳楷明逾期舉證的反對意見被駁回,張睿明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合議庭出於對這份證據重要性的考慮而決定採納這份國標檢驗鑑定。
沒辦法了,這種危急情況,張睿明決定暫且鳴金收兵:向合議庭提出申請休庭以準備反駁新證據。
在審判長法槌敲下宣佈休庭的一瞬間。張睿明有剎那感覺特別的疲憊,看著主動過來向自己握手的恩師吳楷明,張睿明伸出右手,這次張睿明用力的握了握這位可敬對手,
“好久不見了,路過所裡也不來坐坐,上次你廖師妹說在上次一個案子中院裡你見了她,和貓見了老鼠一樣,你都冷著臉,”
張睿明面色有點不好意思,乾笑著解釋道:“沒有沒有,師父,那個是在法庭上嘛,又是同一個案件,出於迴避原則,我也不好和廖師妹說太多話,賠罪,賠罪,下次我在當面和師妹解釋。”
吳楷明溫和的拍了拍張睿明肩膀:“張檢,你現在都是民行科副科長了,法庭上你是公訴人,可生活中我們還是有情誼在嘛,有時間出來聚聚。”
“一定,一定,”張睿明臉色微紅忙不迭的答道。
在心裡卻對自己說道:“來吧,師父,這個案子你的招數還有什麼都掏出來吧,既然你要拖著打,那我奉陪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