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任當即率軍入洛陽城,偽晉自此滅亡!
一個月之後,李繼業指揮各部平定了偽晉的所有疆域,然後命吳從漢、白濟汛迅速穩定全境,天策府上下一片歡騰。
九月,李繼業率領天策府上下從兗州城遷往洛陽城,大隊人馬在抵達洛陽城的第二天,吳從漢、李魏、白濟汛,以及各野戰軍的軍長一同在大殿上勸進。
李繼業在經過三推三勸之後,繼皇帝位,國號大唐,李繼業定下年號為天興,並立長子李國泰為太子,次子李國興為吳王,封妻子甄寧夕為皇后。
隨著李繼業大赦天下之後,江南的各方勢力受到了極大的震撼,紛紛表態不承認李繼業的帝位。
於是李繼業在十月中旬的時候釋出詔令,並且親自寫了一封出兵檄文,號召大唐將士全面南下,一時間“打過長江去,解放全天下”的怒吼聲響遍了大江南北。
南唐、吳越、西蜀等各方勢力徹底傻了眼,紛紛串聯起來舉兵相抗。
在李昪等人的意識裡,天策軍,也就是現在的唐軍雖然戰力強悍、無人可擋,但是卻照樣過不了長江天塹,也進不了難於上青天的蜀道,只要各方佔據地利,便可以將大唐給活活拖垮。
可是讓所有人想不到的是,李繼業直接將新組建的海軍開進了長江內,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便擊垮的南唐等勢力的水面力量,然後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野戰軍,以及十萬駐守軍組成的南征大軍同時渡江,南唐等各方勢力組成的四十萬聯軍如同土雞瓦狗一般,面對唐軍的進攻只堅持了十天,而後便徹底崩潰。
十月底,唐軍佔據江寧府,南唐覆滅。
一個月之後,唐軍攻滅了南漢等幾個割據勢力,徹底統一了整個江南之地。
與此同時,李繼業派遣第六、第七野戰軍,以及直屬軍,會同五萬駐守軍進攻西蜀。
擁有蜀道之險的西蜀更是不堪,還沒來得及與唐軍交戰,便舉國投降了。
自此,大唐徹底統一了長城以內的所有疆域!
次年三月,天氣剛剛轉暖,李繼業便下詔全軍整頓。
此時的唐軍已經完成了一輪擴編,原本的七個野戰軍和一個直屬軍已經整編為八個野戰方面軍,每一個野戰方面軍的兵力都在五萬人馬以上,裝備了最新的火銃和火炮,戰力強悍。
隨後李繼業下令八個野戰方面軍兵分兩路,同時開始西征和北伐。
“西域!朕要重建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朕要讓西域的萬里疆土重歸華夏!”
“攻滅遼國,佔據遼東,拿回華夏故土!”
這兩句口號便宣佈了遼國和西域勢力的命運,伴隨著這兩句口號,四十萬大唐野戰軍兵分兩路,以每路二十萬人馬的兵力同時北伐和西征,一時間天下震動。
西域各國根本不是唐軍的對手,面對二十萬唐軍的進攻,完全可以用摧古拉朽來形容。
西征大軍的主將是王祖河,一番激戰下來,王祖河卻感到一絲落寞,大軍只用了三個月的時間便佔據了整個西域,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用在了行軍趕路上。
通常都是唐軍趕到一地,駐守在當地的西域兵馬便開城投降了,這讓王祖河有了一種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嘆。
與此同時,北伐軍的統帥李任則是興奮不已,己方二十萬唐軍的對面便是耶律德光親率的五十萬遼軍,雙方在臨潢府擺開陣勢展開決戰。
十七天的決戰可謂是驚天動地,雙方七十萬人馬交織在漫長的戰線上,日以繼夜的硝煙瀰漫,每日都是殺聲震天。
可是面對唐軍裝備的精良火器,以及唐軍強大的戰鬥力,縱然遼軍有數萬皮室軍在,有十幾萬的精銳鐵騎在,但是也不可避免的抵擋不住。
十七天的激戰,五十萬遼軍便傷亡了至少二十萬人馬,各部都是傷亡慘重,甚至一些比較小的部落男丁都全部戰死,這些小部落也不可避免的淪為了其他部落瓜分的物件。
最終在開戰的第十八天,遼軍各部毫無徵兆的崩潰了幾十萬人馬如同潰壩一般,以臨潢府為中心,朝著四面八方潰散而去。
李任率領二十萬北伐大軍分兵追擊,只用了三天便拿下了臨潢府。
太后述律平帶著一眾遼國宗室在宮中點火自焚而死,城中守軍則是紛紛放下兵器投降。
耶律德光和耶律李胡在混亂中被殺,二人的首級被遼軍將領割了下來,作為戰利品帶給了李任。
數日之後,李任率部平定了臨潢府周邊,並且分兵攻略遼國各地。
此時李繼業在洛陽城內正在謀劃著另一個龐大的計劃:向海外拓展勢力!
在接到了北伐軍的捷報之後,李繼業的臉上掛上了笑容,對站在身邊的太子李國泰說道:“朕為後世子孫開啟了一片天地,接下來的新徵程,就需要你們自己去闖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