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
李繼業答應想辦法去弄錢糧,但是並沒有跟眾人說明準備怎麼辦,所以此時眾人心中都有些沒底。
“還有別的事嗎?”
“還有一件事,就是德州城百姓的安置問題。”
李繼業說道:“德州城必須要重建,不過以現在我天策府的財政狀況,以及德州城的毀壞情況來看,重建城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德州城倖存的百姓先分流安置一下吧。”
“此事民政部商議出一個方略來,原則上是將德州城的倖存百姓就近安置在德州各縣,如果安置不下,再遷移到棣州等鄰近州縣進行安置。”
“喏!”
“不過民政部要記得一點,這些被安置的百姓要全部登記造冊,將來德州城重建之後,這些百姓都要重新分發房屋和必須物品,再遷回德州城的。”
吳從漢叉手說道:“主上放心,屬下一定辦好。此番遷移安置,屬下也會盡力為這些百姓分配臨時居所和生活必需品,確保百姓順利過冬。”
吳從漢的三件大事商議完畢之後,李繼業便看向了李魏。
此番兵事乃是第一位的,所以李魏手中的議題是最多的,只見李魏叉手說道:“主上,如今橫海鎮和歸德鎮已經被我天策府兼併,再加上契丹人已經與我天策府刀兵相見,對契丹人的防禦也要提上日程,所以各軍的佈防是不是重新制定以下?”
李魏說話間,親衛旅旅帥崔琦已經帶著兩名親衛將士走了過來,將一幅新修改過的天策府輿圖拿來,就在眾人中間的大桌子上展開鋪平。
李繼業招呼眾人上前,思索了一下,便指著輿圖說道:“既然決定將天策府從登州遷移到兗州,那相關的部署就要以兗州為核心來進行佈防。”
“喏!”
“直屬軍駐守兗州。第一、第三野戰軍為北線駐防軍,以第一野戰軍軍長王祖河為主、第三野戰軍軍長武啟為副。其中第一野戰軍駐守滄州、景州一線,第三野戰軍駐守德州、棣州一線,這兩道防線主要是防備可能南下的契丹人。”
“現在德州城已經被焚燬了,那第三野戰軍就先在德州各縣駐防,民政部在錢糧富裕之後,會盡快重建德州城的。”
“第二、第四野戰軍為西線駐防軍,以第二野戰軍軍長李任為主,第四野戰軍軍長汪勇為副。其中第二野戰軍駐守相州、澶州一線,第四野戰軍貝州、博州一線。西線駐防軍的任務是防備即將進入洛陽的石敬瑭,以及阻止李從珂的殘部東進。”
“第五野戰軍南下,為南線駐防軍,駐守亳州、徐州一線,任務是防備南吳、監控南面的忠武鎮、宣武鎮。”
“第六野戰軍駐守登州、萊州,為東線駐防軍。這裡是咱們天策府的發家之地,是咱們的老底子,不管是商事還是百工、工坊,都是我天策府的精華所在,即便如今已經是腹地了,也必須要有一支大軍駐守才行。”
李魏將李繼業劃定的佈防一一記下,然後說道:“主上思緒縝密,我軍如此佈防定然能夠固若金湯。回去之後屬下便會召集各司進行商議,將各地武庫、民夫徵召點、新兵徵召點,以及訓練軍的分訓點也重新安排部署一下,以方便各軍將士。”
李繼業滿意的點頭讚許了繼續,然後補充道:“軍政部研發司和兵仗司的新工坊要儘快開工,大戰之後我軍武庫空缺了不少,各部將士都急於補充新的兵備,要快。”
“喏!”
隨後李魏便拿出了第二個事情。
“主上,此戰各部將士傷亡不少,軍政部經過仔細統計後已經有了資料。”
“說吧。”
“喏!”
“此戰以北路軍各部傷亡最大,西線軍各部次之,南路軍傷亡最少。此戰,各部將士共計陣亡兩萬六千七百餘人,負傷一萬九千四百餘人。各部將士英勇作戰,共斬首各路敵軍首級七萬三千餘級,俘虜三萬餘人,繳獲戰馬經過篩選共有一萬四千餘匹,其餘兵甲、輜重、糧草數量巨大!”
聽到此戰有這麼多的傷亡,李繼業的心中也是猛然一痛,自己麾下的將士可都是精銳,都是自己征戰天下的種子,如今一戰就折損了兩萬多人,李繼業幾乎感覺自己的心在滴血。
此戰,李繼業調集了六個野戰軍外加直屬軍,兵力足足將近十八萬,如此龐大的兵力即便是放眼天下也是不多見的,也只有如此李繼業才能三面同時出擊。也正是因為出動瞭如此龐大的兵力,民政部也才會耗盡了家底。
算下來,這一戰的傷亡人數已經佔到總兵力的五分之一了,已經算得上是慘重二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