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的話也引起了兩人的反思,確實如此。
有太多的競爭對手,幹著幹著都拉了,反而給別人讓位了。
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不外如是。
但現在問題是僵局也很難化解。
用經濟學那個最優解的理論來說,似乎互相拆臺依然是最佳的選擇。
你不拆臺,那我拆你臺,我最合適。
你要是拆我臺,那我還是拆你臺最划算。
所以不管對方如何行動,自己都應該拆對方臺。
兩人都如此想,所以就只能互相拆臺了。
雖然這不是最合理的辦法,但確實是最優選擇。
沉默之中,領導突然想到一個辦法,道:“你們看這樣如何,只是提議哈,你們互相置換一些股份,這樣每個電影你們都是獲利方,也就避免互相打擊了。”
領導想到這個辦法之後有些激動,因為牽扯到利益,兩人總不至於繼續互掐了。
畢竟對方的電影賣的好,自己也賺錢。
王軍聞言故作思考一番,隨即點點頭:“倒是也可以。”
於躍趕忙搖頭:“領導,我不想置換股份。”
開什麼玩笑,雖然置換的是同等價格的東西,但你得看發展潛力啊。
華藝在走下坡路,股份是越來越不值錢,雖然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將死也得將一段時間,甚至就算再窘迫,最終命運或許也只是被收購而已,畢竟家大業大也成型,還是有些價值的,所以將死也很困難。
但終究是在走下坡路的,而春風,雖然遇到了些問題,可是前景依然廣闊,自己的佈局才開啟,公司還在向前進,甚至用不了多久可能就要考慮上市了,到時候股值肯定要拔高一層,這換了豈不是直接虧欠?
何況自己也不缺資金,這個還只是置換,也沒現金收入囊中,傻子才換呢。
所以王軍肯定同意,於躍是堅決反對的。
領導一聽,頓時恍然,也是,華藝的股值現在可不是什麼硬通貨,他自己都經常套現呢,也有不少人在撤資,誰願意把持有這種股份啊。
而於躍的,當然是搶手貨,很多人想買還買不到呢。
“要不這樣吧,以後你們雙方出品的電影,對方要投資。”
兩人聞言看向領導,這個似乎倒是個不錯的提議。
見兩人沒有立刻提出異議,領導道:“現在電影投資起碼都在五千萬以上,這樣,以後每投一部電影,對方最少也得出五百萬,這樣的話都是投資方,不想賠錢,就互相宣傳,總不至於不惜虧欠也唱衰對方吧?”
兩人聞言默默點頭,這個提議還不錯,不過也有些許想法。
比如華藝在想,自己資金並不充裕,如果春風拍的多,自己要投入那麼多麼?
會不會風險很大?雖然現在春風的電影還是比較厲害,但電影這東西他是明白的,尤其這麼多年下來,可沒誰敢浪投。
強如華藝,也有很多票房慘淡的例子,而於躍的春風能堅挺多久都未可知。
市場風雲變幻,指不定明天就不靈了。
當年華藝厲害的時候,那也是大家都看好的,投資者瘋搶,影迷也買賬,但慢慢的,也開始差勁了。
所以沒有誰能永遠在巔峰佇立。
於躍也在思考這個問題,華藝每年走量也比較大,就以他們現在的操行,自己每個都投五百萬,不得賠到姥姥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