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大肆宣揚確實讓於躍的名聲臭了不少,不少人都曾在圈子裡表示不能和這傢伙合作。
於躍是不是真的無恥大家已經不是那麼關心了,但孤立他確實是認真的。
不僅心向馬老闆的人如此,其他人也開始跟著這股風了,只因為於躍讓人眼紅嫉妒,也因為他太高調了。
高調本來不是錯,但有的人就是看不慣這個,尤其像於躍這麼高調的,搞個什麼都能搞出動靜的這種,就十分討人厭了。
於躍也是圈子裡的人,當然輕而易舉的就知道了這些訊息,知道不少人唾棄自己,尤其賓書這幾年在圈子中也積累了不少人脈,知道這些訊息並不困難。
但於躍並沒有因此有什麼沮喪。
這是正常的,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嘛。
就像那幾位首富一樣,雖然走到哪裡都不乏人捧,但真心尊敬或者說甘願鞍前馬後的人未必多。
他們的高調也經常被人看不慣,比以前那些低調的富豪引來的仇恨肯定要更多。
所以想要名,就得承擔相應的壓力,這何嘗不是一種守恆。
當然,於躍以現在這個身家承擔這樣的壓力有些不同尋常,如果可以,於躍當然也不希望招人煩。
但這東西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自打自己投了PDD,意外的引起了別人的愉快那一刻開始,他就註定被畫上一個標籤。
那是與小馬哥掛鉤的標籤,還有一個,就是背信棄義的標籤。
冤枉也沒辦法,其實於躍也知道這事自己有毛病,但最大的毛病是之前不知道這個道道。
屬於被小馬哥擺了一道,但這一道你又沒法生氣。
人家拉攏你,是看重你,也是一種賞識,沒法急眼。
當然,自己也沒資格急眼,更重要的是,他看重PDD的股份啊,那是筆大錢啊。
所以被動的擁有了標籤,就註定不能平靜,他也明白什麼叫神仙打架了,看兩位馬哥,經常一起出席一些大場面活動,面上都很友好的,私下裡才會刀光劍影,而他們這些小弟,就是直接扛槍衝的,就看誰能幫著兩位老大賺更多的錢了。
如張東所說,現在這兩人就像過去的老頭子,他們拿錢支援小弟,然後小弟去找路子賺錢回報他們,他們不斷地拼著財力。
當然,於躍還明白一點,是他並不為此煩惱的根本原因。
就是這兩個龐然大物能出現你追我趕交替領先的情況,但任何一個人都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幹倒的。
這個差距也很難被拉開,因為兩人手裡握著的資源和能量都超級巨大,誰都很難完全取代誰。
起碼短時間來看是如此的,所以於躍既來之則安之,大樹底下好乘涼。
不知不覺,吉日來臨,春風集團成立了。
於躍盛情邀請小馬哥出席剪彩儀式,小馬哥也果然給面子,從南飛到北,給了春風集團莫大的榮耀。
和小馬哥一起參與剪綵的是一個大領導,不僅剪綵,還進行了致辭。
致辭裡領導還提及了當年於躍誇下的海口,重溫了當年意氣風發的於躍那擲地有聲的三句話。
發展家鄉,為這裡吸引人才,為這裡提供稅收。
看的出,領導很高興,受邀前來的眾多企業家也明白,春城的領導是非常看重於躍的,也是非常支援春風的。
在這裡,於躍肯定能拿到更多,更好的資源支援,雖然春風樹敵無數,但他也有自己的底氣。
畢竟能得到地方的認可和支援,不管如何,是有保底了。
就算春風不走出去,在本地做著投資發展,也餓不死。
這樣的場合,於躍自然也是要發言的,只是這次他沒有讓人過於驚豔,發言也沒有那麼犀利,顯得更加的圓潤成熟。
就是感謝,感謝領導的厚愛支援,感謝小馬哥這些企業家朋友的鼎立幫助,再就是一個展望了,掛在嘴邊的是回饋社會,為國家的建設發展提供自己的綿薄之力。
大家都是微微一笑,因為他們知道,這就是場面話,說來好笑,但不說不好的東西。
但臺下的安語看著侃侃而談的於躍卻不這麼想,她覺得他是真誠的,這似乎就是他最真實的想法。
是一種感覺,也出於一種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