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躍笑著坐了下來,主持人也翩然而去,回到自己的座位。
雖然坐了下來,但她依然要負責引導大家。
主持人首先提出了一個問題,問大家對電影的發展看法,無非就是什麼電影能吃香,要怎麼做電影,市場的需求又是什麼等方面。
說著主持人看向馬爸爸,道:“馬總就給大家開個頭?”
馬爸爸笑道:“那我這個外行就拋磚引玉了,如果不對,請各位專業的批評指正,那我就以一個影迷的角度說說吧。”
接著馬爸爸就談了起來,然後主持人負責翻譯給特里聽。
馬爸爸說的不多,但言簡意賅,認為市場是主要因素,認為應該多元化發展,要多學習外國優秀電影,尤其好萊塢。
馬爸爸說完,主持人又看向王志軍。
每個人椅子上都有話筒,王志軍便談了起來。
作為資深電影投資人,堪稱國產電影投資教父,王志軍的觀點確實要全面了一些。
不過最後,他表示國內電影發展的瓶頸是觀眾導致的,他認為觀眾太low,喜歡的東西low,這個市場選擇就導致了好電影拍出來沒人看,所以大家就不拍好電影了。這個問題不克服,觀眾的欣賞水平不提高,國內電影的發展就難以真正的實現飛躍。
接著眾人一一發言,大家都知道,這個發言的機會很難得,就是露臉,就像武俠世界的英雄大會,誰都想出來喊一嗓子,哪怕是一句廢話,但萬一被人看到了,就是長臉的事,所以不乏譁眾取寵之輩。
這裡的老闆雖然不至於譁眾取寵,但再有錢的人也有虛榮心,也做不到無慾無求,不然早歸隱山林了,尤其這個名和利,對他們來說的吸引力致命。
任何商人,肯定都逃不過這個枷鎖,也可以說每個商人都是好名好利人群裡的極端,不然他們走不到今天。
所以大家都很珍惜發言機會,當然也不至於有人說廢話,前人說過的,他們如果贊同,那就乾脆不談了,主要表達的不是不同見解就是補充。
每個人都表達了一番,雖然張斌說的並不多,但也有新穎的觀點。
不過於躍聽出來了,大家對一個東西怨念都很大,就是從王志軍之後開始的,他吐槽說觀眾low,別人附和著提出一個觀點,就是小鮮肉這些流量明星太討厭。
演技不行,但要的片酬極其誇張,偏偏沒流量明星還不行,因為他們粉絲動輒就幾千萬,一個粉絲掏三四十看電影,票房就是三四億,所以大家又不得不請。
於是矛盾就出現了,製作成本高了,電影還死爛,但卻有票房保證,不至於賠的太慘,於是惡性迴圈了。
所以限制了電影事業的發展。
不知不覺,來到了於躍這裡,眾人正準備聽聽於躍的想法,看看他還能不能說出新穎的東西,結果沒想到他來了一句我贊同馬總的觀點。
一句話之後,大家以為贊同之後是不是昇華一下,結果這傢伙把話筒放下了。
沒了!
眾人一陣傻眼,媽的,這操作讓人始料不及啊。
安語不由得一笑,賓書道:“今天於躍和以前不一樣啊。”
“怎麼不一樣?”安語知道賓書和於躍參加的會議比較多。
“不犀利了,藏拙啊。”賓書道。
“可能長大了吧。”安語笑道。
這時,主持人道:“那麼下面請特里先生髮表一下他的見解,聽聽他對我們電影的看法,提出一些發展思路。”
特里隨即拿起話筒,主持人則在一旁負責翻譯。
特里廢話也不多,主持人的翻譯也力求節儉。
特里一開口,大家就不由得想起了於躍剛才的話,我反正也不在乎外國人怎麼看我,緊張個毛啊,隨便說就是了。
這老頭和於躍是一路人,他也不在乎這邊人對他的看法,既然被高價請來,那就放心大膽的說,也不怕誰沒面子,也不擔心誰沒面子,反正也不是來交朋友的,所以說的相當犀利,別說之前發表過觀點的人,於躍都有點掛不住面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