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點來看,在於爸於媽的心裡,安語和兒子差了十萬八千里,兒子可是能折騰出糧庫這麼大生意的能人啊,安語這種找不到工作不得不來農村混飯吃的閨女怎麼能跟兒子比呢。
聽於媽這麼一說,於爸頓時有信心了:“對,不過這閨女要是真巴結咱兒子的話,我看也可以同意,畢竟小閨女嘛,也不用掙多少多,能生個好大孫子就行,再說長得也好。”
於媽聞言點點頭:“我也是這麼想的。”
正在新家裡體驗新鮮的安語根本不知道和藹可親的於爸於媽如此“嫌棄”自己,竟然勉強到了要互相說服的地步……
東北的天氣進入十月份就開始涼了起來,尤其一早一晚,相當酸爽,尤其農村,不如城市那麼緊湊,溫度還要低的多,對於那些常年下田導致有風溼骨病的人來說更難捱,幾乎都要提前穿上棉褲了,於媽很惦記勉強能接受的兒媳婦人選,告訴於爸得給那閨女買點苞米洋子。
苞米洋子是俗語,專業叫法應該是玉米棒心,就是玉米去掉粒剩下的部分,這東西在東北農村燒鍋爐的世界裡地位比煤還高,燒的旺熱得快。
當然,沒有多少人能燒起,所以一般都還要買點煤。
“那正好把咱家的也買了吧,連煤一起。”於爸說。
“對,都幫買著吧。”於媽點頭道。
於爸聞言點點頭,不是兩人大氣,雖然現在有錢了,但於爸於媽還是相對節儉的,當然,吃喝上肯定比以前多了,買蔬菜賣肉也常見了,但其他地方依然是能省則省的,但對待安語上,兩人覺得不能省,得大度點。
雖然嘴上說著安語巴結於躍,但他們心裡還是有數的,反正在他們有兒子之後,就沒想過兒媳婦能長成這般模樣,看的都眼饞。
特地趁著週末買了東西,然後於爸僱了一個半截車直接給拉了過去,於媽也跟著來了。
“叔叔阿姨,這是?”安語有些好奇。
於爸在那指揮卸貨,於媽走過來道:“天冷了,差不多該燒鍋爐了,正好你叔去買煤,我就讓他一塊給買回來了。”
安語聞言一陣感動,熱切道:“謝謝阿姨,您想的真是太周到了。”
“沒事,謝啥謝,都是……啊,都是要買的,趕一起方便。”於媽說。
這話要是不頓一下的話,安語還聽不出來什麼問題,但那一頓簡直太亮眼,讓她有些疑惑,都是什麼?都是一家人麼?呼呼,於躍到底怎麼向他父母介紹的自己?這個不著調的傢伙該不會滿嘴跑火車吧?
下意識的臉一熱。
於媽沒看出來,畢竟天冷。
“對了,你不會燒鍋爐吧?”於媽問。
安語聞言一囧,還真不會。
“來,我教你!”於媽說著一回頭,衝著於爸喊道:“誒,你收點進屋,我幫閨女引點火。”
PS:妻弟的老婆要生孩子了,所以有點忙,這兩天更新稍晚,也不見得能加更,但瘋子爭取儘快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