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盞茶後。
一老一少,快步奔下北蛟山。
雖說「上山容易下山難」,數千丈高山,對於凡人來說,須三四天光景,才能緩步下山。
但對於姜塵與張百歲,縱使是陡峭懸崖,也如履平地。
只千餘次呼吸的功夫。
二人便奔赴下山,然後奔至墜龍崖所在山峰。
「姜千夫長和老屯長回來了!」
一聲驚呼。
臨時營地內,二千青州士卒,皆抬起頭,目光齊刷刷落在姜塵身上。
不過,當眾多士卒觀察到二人進入時的先後姿態時,眼眸不由顯露出些許困難不解。
姜塵在先,張百歲在側。
這一小小的細節,往往象徵著軍隊的紀律、尊卑、秩序。
二人行走時的主次,發生了改變,自然引得眾多士卒注目。
畢竟。
在過往的很長一段時間,姜塵幾乎都是追隨著師長張百歲的腳步,亦步亦趨,頗似孔子顏回之事。
曲阜授業時,顏回曾恭謹對孔子說道:
「老師慢步走,我也慢步走;老師急趨,我也急趨;老師馳跑而去,我也快跑在後追著;但是老師如果一熘煙地飛奔,那我只好眼巴巴地遠遠落在後面了!」
孔子愕
然問道: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顔回回答道:
「夫子步亦步,是說您談話,我也談話;夫子趨亦趨,是說您同人爭論,我也同人爭論;夫子弛亦馳,是說您闡述古聖先賢之道,我也闡述古聖先賢之道。可是,夫子飛奔絕塵遠去,您有時根本不用開口,而人們卻都信服您,這一點我無法學習,只好落在後頭了!」
慢步、急趨、馳跑與飛奔的本質,是困難程度的高低。
在絕大多數士卒眼中,姜塵往往同張百歲一同行事,遇上一些困難程度尚且能跟得上。
但是——
他雖潛力無窮,也有狩殺兇獸的戰績,但就目前而言,仍是荒野獵戶。
在關鍵時刻,真正能靠得住的人,還得是身為青州鬥將的張百歲。
國都發生的異變,二千青州士卒也隱隱有所察覺,感到大事不妙。
所以,在這危急關頭,他們心中更願意將自己的性命,交託給張百歲。
「所以……」
「現在。」
「我來改變這一點!」
「唯有你們這二千人,徹底臣服於我,我才能充分藉助你們的陽氣,送樓蘭五狼將,冥土往生!」
姜塵踏前三步,走至營地中央,沉默著一言不發,然後以天眼環顧四周,無比自然地顯露出一種高高在上、俯視蒼生的威重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