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塵心裡一驚,立時認出了“三百年深海龜殼”如今模樣究竟是什麼?
《周易參同契》有言:
“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雄不獨處,雌不孤居。玄武龜蛇,糾盤相扶。以明牝牡,畢竟相胥!”
神話傳說中,名聲最廣的神獸之一——玄武!
張百歲淡淡道:
“以千年紫萱花為引,同玄武進行溝通,向它分享你的才識,你的理念,你的……道。”
“當玄武背部開裂的那一刻,它就會融入你的識海,成為你的一部分。”
“將階的道路,也就開啟了!”
這番話有些神神叨叨,所以,張百歲亦分享起自己當年的晉升經驗,舉例詳細說明。
在九州祭祀文化當中,人們占卜用龜,筮用蓍,合稱龜筮。
龜背紋理稱作龜文,占卜時灼燒龜甲,將龜甲坼裂之紋,視為天地的預兆,以預示吉凶。
玄武懵懵懂懂,無知無覺,卻有著極高的悟性靈覺,可感悟天地。
所以。
年輕晉升“荒野校尉”之時,張百歲突然奇想,決定將自己所掌握的全部知識與經驗,全數灌輸了給玄武。
在教化的過程中。
玄武漸有所悟,龜殼背裂,其背部裂紋的奇特形狀,就化作張百歲所領悟的道。
但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
這“道”的名字,居然是——樂為人師,教誅之道!
意料之外。
卻又是情理之中。
在張百歲的人生理念中。
不進行教育而光殺人,這樣雖然刑罰多但壓不下歪風邪氣;光教育而不實行刑罰,這樣做壞事的人就受不到懲戒。
正所謂:
“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在過往數十年。
他教導成百上千名新晉青州鬥士,順利掌握軍法,透過考核,晉升百將,這是教;
他也深深影響了青州軍軍法官體系,一代代新晉軍法官,不知道懲戒了多少士卒與武官,這是誅。
也正因“樂為人師”的緣故,張百歲才會始終無私教導著姜塵這般潛力種子,期望他成為第二名荒野校尉。
可以說:
教誅之道,既是張百歲變強的根源,也是他人生的信條,行為處事的理念準則。
還有另一個更為鮮明的例子。
那便是張龍象。
他所掌握的剛猛之道,使其擁有了十倍於尋常將階的氣血,強悍近乎無敵,卻也失了變通,走到了孤高無悔無可挽回的地步。
經過“張百歲:教誅之道”,以及“張龍象:剛猛之道”兩個例子,姜塵終於對“道”有了一定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