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鎮惡眼神變冷:
“那你還有什麼話要說?”
右卜師取出一塊蒼舊龜甲,一臉高深莫測道:
“根據冥土鬼神所言,樓蘭的最後一線生機,並不在國都這一座孤城之中,而在於……”
“別賣關子了,快說!”燕鎮惡發怒,聲如滾滾雷鳴,當即就嚇得右卜師道出了真相:
“在玉門關!”
“不僅僅是樓蘭,西域三十六國的一線生機,就在玉門關!”
燕鎮惡愣住了。
玉門關,那不是涼州地界麼?
怎麼回事?
…………
涼州邊境。
玉門關。
漢朝時期,將這座邊城,定為涼州與西域的分界線,不是沒有道理的。
只因——
關內仍有些許綠意,可供農墾,適宜農耕民族生存。
出了玉門關,則是莽莽戈壁,砂礫、沙海,狂風,少許雜草頑強生存,反倒愈發襯托出關外西域的荒涼死寂。
隨著太陽昇起,一隻約有百餘人的使節團,走出玉門關,沿著越來越少的綠洲帶,深入戈壁,向樓蘭進發。
他們身上,帶著老皇帝的最新旨意。
一份罪己詔。
將一些冠冕堂皇的客套話翻譯一下,那就是:
徹底放棄征服西域的國策,停止戰爭,改弦更張,以外交使節,馴服三十六國。
聽起來,像是傅介子、班超舊事。
但實際上。
老皇帝的病,已經愈發嚴重,他再也撐不起一場長達十年的漫長國戰,為了太子能夠穩定繼承王位。
這場征服西域的戰爭,還沒進入真正的高潮,便要匆匆結束了……
一名文官使節冷冷笑道:
“那些武卒,耗費了國家多少資源,但結果呢,不過是挑起一場又一場毫無意義的戰爭!”
“這鳥不拉屎的西域,有什麼要頭?”
另一名使節亦附和道:
“不錯。”
“同西域三十六國締結盟約便是,何必費力氣征服?”
“我大衛的重心,應當是應付北面草原,那些胡人,最近的動靜,是越來越大了。”
也有使節表示:
“近日鼠患嚴重,國庫糧草虧空,應當讓善於草木的青州軍解甲歸田,去種地……”
在眾多使節憤憤的討論聲中。
他們甚至提出一個極為忤逆的想法——哪怕是即將征服的樓蘭,也不要了,以顯示大衛武朝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