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感到意外的是。
縣丞見此情形,竟爆發出深深血氣,僅一瞬,便飛快跨過數十步,來到姜飽飯面前,扶住了這農家老漢的雙手,面帶笑容道:
“按我大衛的規矩,您身為鄉三老,見我,無需跪拜。”
姜飽飯愕然:
“我何時成了三老?”
縣丞哈哈一笑,奉承道:闌
“從今日起,您就是了。”
說著。
他揮了揮手。
二名衙役從包裹中取出一份文書,上面明晃晃蓋著縣令的印章,任命“平壽縣籍姜飽飯”為陳盛鄉鄉三老。
登時。
全鄉近兩千多人,紛紛咋咋呼呼起來。
陳氏三四百口人想不明白,自家老頭雖已病入膏肓,但還沒死,為何失了鄉官一職?闌
盛家八九百口人,也幾乎全數在場,更是鬧騰了起來,明明自家麒麟兒“盛耀武”成了青州百將,為什麼鄉三老的職位,落到了人丁單薄的姜姓手裡?
寥寥數十姜姓人家,也一臉茫然。
直到此時。
姜飽飯手捧著文書,仍是一臉懵逼,怎麼也想不明白,自己不過是一名平平無奇的莊稼漢,何德何能成了新任的鄉三老?
然後。
一個大膽的想法,勐然閃過姜飽飯的腦海,驚訝道:“莫不是我那侄兒,姜塵,又弄出了什麼動靜?”
縣丞含笑點頭,並擺了擺手。闌
二名身穿青甲的騎兵翻身下馬,從夾袋中取出一份深紅色的帛書,甕聲甕氣道:
“恭喜您,您的族侄姜塵,隨徵西軍東征西討,立下大功,得封青州五百主,秩比正七品!”
此言一出,猶如熱水潑進了油鍋之中,登時便炸得陳盛鄉沸反盈天,驚呼聲不斷。
大衛從混亂的三國時代走來,武卒與將帥們擁有著極大的權力與地位,故以武立國。
武官品級普遍虛高,文官則位卑權重。
縣令若是兼職縣尉,為正六品。
但若是某位縣令,不具備兼職縣尉的強悍武力,手無縛雞之力,縱使擁有治理地方的賢才,那往往也不過是縣尉的附庸,僅有七品。闌
大衛武朝亦有著潛規則,若文官未能晉升任意序列的武卒,無論擁有何等才智,終其一生,止步於正七品。
換而言之。
青州五百主,雖實際權力有所不如,但在明面上的地位,已然同部分縣令平起平坐!
事實上。
這也是盛忠賢寧可變賣族產,耗費二萬兩白銀,也要將自家族人盛耀武,抬舉成五百主的真正原因。
武職的分量,太重了!
僅僅是“姜塵升任五百主”這幾個字,便足以使得縣丞親自下鄉,為不識文字的莊稼漢姜飽飯,送上“鄉三老”一職。闌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