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是尋常書生一個,有些輕狂妄想,姑妄言之,諸君莫笑。”
“曾僥倖見過竊賊武道總綱,喚作‘竊鉤者誅,竊國者諸侯’。”
【老屯長批註:竊鉤者,武卒;竊國者,武聖。齊景公時,公室腐敗。田桓子之子田乞用大斗借出、小鬥回收,民心歸附,世人皆言:“公棄其民,而歸於田氏”。
十數年後,田和廢齊康公,自立為國君。
史稱:“田氏代齊”。
國君田和因此突破桎梏,成為當今世上第一位竊國武聖。】
姜塵心中一動,低聲沉吟:
“竊國,獵國?”
“莫非……這便是荒野武道的後續內容?”
反覆默誦數遍,姜塵心潮起伏,卻又琢磨不出個所以然來,便接著閱覽後續內容。
輕狂書生繼續寫道:
“我觀當今世上,並無狩獵武途,若仿照竊賊之路,從狩獵野獸開始,到狩獵國家,乃至於一個王朝,是否也能開創出一條前人未曾發現的新途徑呢?”
在接下來的文字內容中。
輕狂書生竟以毫無武道修為的凡人身份,近乎推演出一條完整的武道途徑與儀式。
山中獵戶。(儀式:深山林中狩)
獵虎名士。(儀式:獵虎)
龍虎校尉。(儀式:降龍伏虎)
武侯。(儀式:狩殺任意造反並稱王者,獵草頭王,建功立業以取王侯之位。)
武聖。(儀式:獵國)
姜塵看得心潮澎湃,不禁暗暗佩服起作者“輕狂書生”的想象力。
但下一頁,
便看到了老屯長略顯陳舊的批註,上面明晃晃寫著四個極為潦草的大字:
【此路不通。】
後續便是解釋:
【荒野武道的相鄰途徑,共有兩條。
要麼,更偏向於天地自然,化身蠻荒之獸,此乃蠻荒武道;
要麼,更偏向於人道,此乃青州武卒之道。
這三條途徑,其本質,皆是從不同角度,扮演同一位未知神靈,從而快速消化靈力。
這位喚作‘輕狂書生’的作者,的確天賦異稟,另闢蹊徑,發現了一條從未有人走過的武途,但——
這條路,僅僅能作為參考,無助於荒野武道,因為——狩獵武途的終點,是另一位神靈!
可惜,可惜啊……】
字裡行間,透著張百歲深深的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