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願意和你一起走。”
“好,幹。”夜深了,子軒輾轉難眠,心裡的滋味說不出來,只好在房裡彈琴。不自覺的想起了秋風詞: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不知為什麼,不知不覺的彈出了這首曲子。
一個月後,孔明派馬超去攻打安康,子軒找到馬超,“孟起,任務來了。”馬超問道:“什麼任務?”
“軍師派你去攻打安康,這是我最後一次隨你去打仗了。”馬超很是驚訝,“你,要走嗎?”馬超試探地說。
“快了。”子軒也有些不捨。
“不,我不讓你走。”多好笑的孟起,像個小孩子一樣的額,“孟起,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我要去找曹操報仇,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每當我提起他,我都想食其肉,而寢處其皮矣。”
子軒從沒有向別人說起,但對馬超他毫不掩飾的說起了,“子軒,你一個弱書生,能怎麼報仇?不如我們一起協力幹掉曹操?”
子軒就在等馬超說這句話,只要能報仇,無論子軒說什麼馬超都會聽,馬超接著說道:“好,我願與你一同走。”
子軒卻攔住馬超,“孟起不可,你好不容易安定了下來,怎能再去漂泊。”馬超說道:“我們是兄弟何必分你我。”
“好,收拾一下,我們這就走。”
“好。”
隔天馬超和子軒走了,“孟起,改變路線,不去攻打安康,我們去攻打商洛,停。”子軒毅然停止了行軍,向後邊的將是喊道,“今天,我們要自立門戶,願意和我們走的就留下,不願意的可以回去效忠皇叔。”
只聽見將士們紛紛議論,突然有人帶頭說道“我們不走了,留下追隨馬將軍和軍師。”
“好,既然大家信任我們那麼我們就出發。”一連幾天,馬超、馬岱等人在子軒的領導下一連攻下了十堰、商洛等地。
子軒擁立馬超為主,但還是和他以兄弟相稱,他們驅兵到處,戰必勝,攻必取,但那又如何?只是得到一坐空城罷了,並未得到百姓的支援,子軒便開始開倉放糧,救濟百姓,不久就深得百姓愛戴。
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子軒打著討伐國賊的旗號公然挑釁曹操。
放言道:漢室不幸,曹賊專權,霍亂朝綱,欺君罔上,致使宗廟崩毀,黎民凋殘,罪不容誅,人神共憤,招天下有識之士共擊國賊,今予興義兵,上為天子報屈辱之仇,下為黎民解戰亂之苦。
義師所指,所向披靡,勢如破竹,誰人可擋?一路上恩德加於百姓,大義佈於諸侯,誰人不愛?
休息了幾日,子軒和馬超便去攻打霸城,霸城太守高陽未戰先投降,主動交出太守的印綬,子軒將他養在霸城,整日好酒好肉的招待著,高陽天天醉生夢死,馬超看不下去了,來找子軒,子軒正好在安排霸城軍務,“子軒,像高陽這樣的人留著他有什麼用啊?”
子軒邁著關子,笑著說:“孟起,再過幾天你就知道了。”說完就去找高陽了.
高陽在這裡呆了半個月的時間裡,見到子軒前來,笑盈盈的說:“軍師,您來了,有什麼事兒嗎?”子軒耐著性子說;“自然是有事前來想求啊!”
這幾日將高陽伺候的服服帖帖的,要他做的事。他應會辦的,子軒接著說:“聽說武庫、赤眉、綠林的太守和先生是故交,先生怎能自己享福而忘了好友呢?
不如把他們一起叫來,相互照應也有個伴啊,你說呢?”聽子軒說的在理,那高陽立即寫了一封書信交給子軒,“軍師,這樣他們一定會來的。”
子軒怕了拍手,一群歌女、舞姬進來了,看來高陽安生的日子過不了多久了,子軒馬上派人將書信送去,不出十天他們果真來降,馬超更加坐不住了,“子軒,你這是什麼意思,一個蛀蟲不夠,又找來三個?”
子軒坐在臺案前,喝了一口茶,不急不慌的說:“不必著急,不自有辦法。”子軒派人叫馬岱前來,“馬岱,聽說高陽等幾名太守好像病了,你去看看,帶點藥去。”子軒將一包藥交給馬岱,馬岱立即明白了子軒的意圖,
“諾。”
馬岱拿著藥走了,馬超看不明白了,問道:“子軒,沒有啊,他們好好的啊。”聽了這話,子軒捂著嘴笑,馬超啊馬超,你也太天真了,子軒解釋道:“孟起,你不是不喜歡蛀蟲嗎?我這是在除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