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時間,來到天寧州已經是過去七八日時間。
這一日一張衙門張貼的告示掀起了城內不小的騷動。
才來州城當了一年的知州周大人要被調走了。
老百姓心裡有些惶恐不安,害怕這位周大人一走,整個寧州城再次恢復成罰罪銀剛推行的時候。
不少人紛紛前往衙門跪拜請、願,想要留下週克寧。
可是朝廷的調令又怎會因為一些百姓的請求就會更改的?
周克寧耗費了不少口舌才將這些人勸起,並且告訴大家新的知州就是同知趙翰文。
趙翰文的聲名和威望在寧州城也不小,畢竟在周克寧沒有空降來之前,有不少名聲都是想讓這位趙同知坐上那個知州位置的。
畢竟天寧州是趙家的發家之地,對待當地百姓也算和善,聲名和威望都不小,徐家掌管著城內的守備,並沒有多少令人詬病的聲名。
如今周克寧一走,換成趙翰文的話也不是很難讓全城的老百姓接受。
所以在一番勸解之後,那些老百姓也紛紛滿意的離開,至於心中會記住多久這位周大人得好,也只有時間才會知曉答案。
逍遙樓的駐地之中,得知這個訊息的姜玄知道,既然周克寧已經公佈了自己的調令,那麼很可能關於自己之前他們為自己所求的事情應該也有了結果。
果不其然,中午的時候,周克寧和神捕門的向玄天親自趕了過來。
“周大人!看來你也帶來了好訊息?”
向玄天看著周克寧的時候,不由得微笑著說道,之所以如此篤定,還不是因為周克寧幾乎沒有掩飾他手中捧著的聖旨!
“向捕頭不也一樣嗎?”
周克寧面帶微笑的說道,向玄天臉上的喜色也毫不掩飾,顯然與他一樣。
向玄天聞言點頭,但是他心中的喜意卻並不只是因為如此,還有其他的事情。
在前日,姜玄親自上門邀請他神捕門入股逍遙樓的事情已經被上面允許了,雖然這件事對於他們來說利益不一定落在自己身上。
但寧州城極有可能是整個大夏唯一一座州城擁有逍遙樓的地方,因為按照姜玄的規劃,往後一道之地最多不會超過三座逍遙樓,利益會直接給玄衣衛和神捕門各自二成。
而兩大衙門付出的無非就是逍遙樓的安全問題,以及負責調遣官方的工匠負責建造已經選定地址的逍遙樓,以及三方聯手建造大型的‘工廠’負責製造逍遙樓的產品。三方共同負責保衛工廠和逍遙樓安全的工作。
這是一個很大的功勞,不光解決了兩大衙門的支出問題,同樣也解決了不少當地百姓的民生問題,會增加不少的崗位改變部分人的收入問題。
同時姜玄還提出了不少其他的想法,比如同城配送問題,如何提升個人出行速度問題,提出了什麼所謂的腳踏車一類的。
這些東西被他上報給西南道總鎮守府的時候,當天那位鎮守大人就作出了回應,答應了姜玄的合作。
同時那位曹雄指揮使也姍姍來遲,滿臉笑意,自然同樣是因為這件事,同時還是來祝賀的!
更重要的是,兩人透過此事都有了升遷的路徑,調令估計要不了幾天就會到來,這才是讓他們更加欣喜的事情!
接到訊息的姜玄帶著眾人早就在府邸大堂外等待,原本有聖旨宣讀需到大門外跪接的,但姜玄這事兒周克寧特意說了不用大張旗鼓,便沒有這麼多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