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方這樣的解決方案,讓其他尖兵也大為吃驚。
不少人羨慕無比,恨不得不用參賽就能獲得鉅額貢獻點的人是自己。
“這也太偏心了吧?方珏不說,方銘他們三個絕對沒法獲得這麼多貢獻點吧!”
“偏心又怎樣?誰讓他們是方珏的隊友?而且就算你運氣好成為了方珏的隊友,你覺得自己有命活著跟他一起來參加第二次世界賽?”
“就是,方銘他們個人實力不突出,但頻率同調下的聯合操控,那實力對於咱們這代其他人也是碾壓級別的!要不然他們能在木衛二活下來?能跟方珏在罪洲的戰鬥中發揮出作用?”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飯,沒有那個實力,你覺得能坐穩方珏隊友的位置嗎?作為他的隊友,好處是多,但也得有命去拿!”
方珏幾次的戰鬥,只要是有影片記錄的,都成為了教科書式的典範,被眾多尖兵學習觀看。
尤其是在罪洲與那十四位尖兵的戰鬥,更是小隊作戰的經典。
貓這個最高戰力去和對方的最高戰力單對單狙擊,方珏一人與對方其他人周旋,方銘三人構建的機甲佯攻,作戰方案簡單卻有效。
所以大部分尖兵對於方珏小隊的實力還是比較清楚的,他們自認把他們放在方銘三人的位置上,那也只能是方珏的拖油瓶,因此雖然羨慕方銘三人,卻並不覺得三人僅僅是走了狗屎運。
“好了!現在,尖兵個人賽馬上開始,最後一分鐘調整狀態!”
選手們的嘀咕伊萬諾夫並不在意,還是那句話,這只是通知而不是商量,就算有異議也不會收回。
而且不把方珏他們取消參賽資格,那這些其他尖兵怎麼玩?
在貢獻點獎勵跟比賽中積累積分數量掛鉤的前提下,方珏他們入場就像是猛虎入了羊群,當然是能吃多少就吃多少,不出意外方珏他們一隊就能在比賽結束時佔據五成以上的總積分!
那其他人還有什麼參賽體驗?
進賽場了,被方珏他們發現了,被秒了,成積分了。
就這麼簡單。
所以這是對普通尖兵的保護,要還是有怨言那就是不知好歹了!
……
“不知道葉丫頭她能獲得個什麼名次。”
等參賽選手都進入了比賽場地,方銘饒有興趣地說道。
“她那點兒實力,連第一輪初賽都過不去。”
方珏對於葉清漪的實力認知非常清楚,進入計劃內兩年零三個月,雖然腦域開發天賦在第一培養序列當中都是拔尖的,但沒有經過一次頓悟之類的機緣,如今算力也就是六萬出頭。
這樣的實力相當於第六年的無序列,別說得到名次拿到貢獻點獎勵了,能否排在前八萬名都是個問題。
所以方珏對於葉清漪本次世界賽沒有什麼成績要求,主要是見識見識一下同代人的實力如何,鍛鍊一下各種環境的作戰能力。
其實這才是這個階段尖兵參加世界賽的目的,前幾年參賽的尖兵,幾乎就是陪跑打醬油的,即使是第一培養序列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