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十三年的春日,便在沈老侯爺的扼腕嘆息中度過了。
老侯爺本以為藉著小九、小五、小六,三個孫女的聲名鵲起,沈家可以更近一層才是,沒想到所有的一切都被雙胞胎毀了。可他再惋惜也沒有用了,只不停的慶幸長公主是個要臉面的,沒有將雙胞胎孫女的事情捅出去,如若不然,他這張老臉不說出門了,怕是連京城都待不下去了。
長公主確實要臉面,但少不了要找王太后發作一回。
王太后保養得宜的臉上陰雲密佈,一雙眼睛銳利精明。
此事,她們的確早有安排,只是要發作的物件本該是齊王和魯王,怎麼最後齊王沒事,反倒是自己的女婿中招了?
“母后!我真是咽不下這口氣!”二十多歲的隆慶長公主在王太后面前哭花了妝:“沈家那對小蹄子,我絕對饒不了她們!”
王太后安撫道:“都隨你,我已經給她們禁了足,徹底斷了沈家要立時將她們遠嫁的打算,等過了三五年事情沉下去了,隨你怎麼處置,當然,也得看她們能不能捱過三五年……”
隆慶點點頭,是了,若是個識相的,沈弘老兒合該安排那對雙胞胎“病故”才是!
本來,她對沈家那個九姑娘是生出了那麼一丁點兒的好感的,但如今麼?不一起收拾,就是她的寬宏大量了。
王太后見女兒神色緩和,才問道:“你可查清楚了,這回行事究竟是哪裡出了錯?”
隆慶搖搖頭:“是那斟酒的太監,太緊張了,分錯了酒。已經被我發落了。”
“那李琋呢?可有異常?”王太后並沒有鬆懈。
“沒什麼異常,他杯中的酒喝了個乾淨。”
王太后這才點點頭。
隆慶將頭靠在王太后的肩膀上,不由有些心疼。
母后一生,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從繼後到如今的太后很是不易,可卻只有自己這一個女兒,皇位白白便宜了異母皇兄。如今年輕的皇子們漸漸長大,王家的聲勢卻是大不如前,所以她們不得已才想給皇子們拉幾個側妃,先在諸位皇子身邊佔個位置。
皇兄一共生了七個兒子,長子李琅造反,拉著太子李珒一起死了;三子李珣年紀最長,身後站著范陽盧氏,沒有參加自己的賞春宴,最是不好拉攏;四子李瑞在十九歲的年紀夭折,沒有留下一子半女;五子李瑁生有口疾,註定與大寶無緣,也無需過分拉攏;六子李琋病弱,怕是還活不過曾經的四皇子,只是既然還沒死,又四肢健全,少不得還是要拉攏一二;至於七子李珝,目前看來,是唯一可與李珣爭鋒之人。
想到雖然這件事辦的有瑕疵,但總歸是抓住了原本的目標李珝,至於陰錯陽差跑了的李琋,本來就是順帶為之,跑了便跑了吧。
其實,放眼整個王家,最適合用來拉攏勢力的,該是蘊飛才對,蘊飛雖是庶出,但王家要的是親王正妃。將唯一的適齡女兒這般糊里糊塗的給了人,王家才是真正的得不償失。
庶女又如何?瞅準了時機,一樣可以為正妃。
只是還要看餘下的這幾位親王,究竟哪一個機會更大。
母女兩個相互依靠著,一時無言。
“啟稟太后娘娘,定國公幼子霍晟求見。”
王太后原本古井無波的眸子一瞬間便亮了起來:“宣。”
隆慶長公主細眉一挑,母后似乎很喜歡霍家這個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