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淵之地所在,寸草不生,只有特定的魔植,魔物,可以生存。
十二尊巨大的金人,雖然融化重鑄了可惜,畢竟合體乃是太乙散數級別的戰力,但啟動需要血祭,又是奢比之屍復活的錨定點。
碧波還是選擇融化重築了了,只是重築大金人,需要極為厲害的火焰,而恰好,黃昊便有這麼強大的火焰。
不過鑄造大鼎,還需要一個模範,此外金人十二身上還有一些巫教傳承的秘文,就這麼隨著融化消失了可惜,因此老丹,還有申道人都前來,搶救性儲存巫教的傳承,畢竟也是一種修煉體系,雖然小眾,且被歸類左道旁門,但其存在,必然有其可取之處。
老丹受到碧波的邀請,來到了蠻荒洲,所見滿目瘡痍,崩碎的“巫山”,將天穹塌陷出一個窟窿,雖然不大,但如同龍捲一般,將四面八方的雲炁匯聚起來,形成了“天瀑大河”,從崩碎的巫山,一直流淌到那“澤淵”之地。
“如今所見巫山雲雨,雖然瑰麗美絕,又經歷太乙鬥法的道韻,成就了天地之中的一大奇觀,但終究是一處殘垣。”
老丹嘆息一聲,對此十分可惜。
“這築造帝祭之臺,我打算直接取巫山崩石,搭建九層高臺。”碧波道:“如今譴來了黃巾力士,天庭天工院的天工匠神,在那處巫山遺址採石作基。”
申道人則是收攏巫教殘餘弟子,對著碧波道:“此處雖然蠻荒,但未曾有帝君治之,你說我在此重立巫教,尊敬太子,祭祀紫微,媧皇,地母,真武,雷帝,治此蠻荒如何?”
黃魁嘿嘿道:“你跟我想到一塊去了,我那天罡變化,地煞變化,雖然脫胎於變化魔道,獸魔道,但是經歷幾次摶形,早已經脫離了原本魔意森森的樣子,這樣,我作教主,你作副教主如何?”
申道人原來是想自己做教主,但仔細想來,自家沒甚關係,只怕佔不下此處蠻荒洲。
正念著,蠻荒洲另外兩處大派,便尋上門來了,此兩大派,一為金剛寺,修持的乃是密教法,屬於佛中左道,黃魁當年便根一個三世活佛,格絨多傑鬥過法,摘了他的舍利子,那格絨多傑說轉世去了,第四世再來煉魔,還此因果,但現在黃魁已經成了大魔神,天庭獄神,執掌天牢,那格絨多傑再修行百世,千世,除非得真正的佛陀授記,也是降伏不得黃魁的。
另外一個大派,則是七殺洞天,此洞天中,也有天仙駐世,門中有七口殺劍,三柄是先天靈寶,四柄是先天法寶,是典型的劍仙大派。
此二派之前都曾派遣嫡傳,在海外開闢道統別府,甚至想要舉派搬遷,由於種種緣由,還是沒有放棄本來祖地。
這兩個門派,早在共公立下澤淵之國就感應不對,不過他們畢竟背後都有“關係”,金剛寺有修成的“菩薩”在極樂世界,七殺洞天有天仙之天庭任職,得知了一些訊息,都不敢出頭。
唯有十二巫神門,諸巫不崇敬九洲諸神,反而信仰混沌外神,如今被徹底清算了個乾淨,做了魚餌犧牲之品。
那場太乙鬥爭,四聖出手,雖然回溯了時光,但其不少修持高深的仙人,菩薩,還是感應到了其中恐怖。
如今鬥戰一閉,便前來查探,當然,都是各有目的的。
金剛寺看中了十二金人,覺得正是十二護法金剛,無上金身大尊,乃是與佛門有緣,巫教子民,更是與佛有緣,只是曾經落了一個“佛敵外道”的罪名,好好改造,蠻荒洲成就一個“密藏佛土”不難,金剛寺也想成就“太乙真佛”,一統蠻荒洲。
而七殺洞天,則是看中了共公怒觸巫山,乃至於太乙擒殺奢比之屍之時展露的殺機,想要趁機將其收攏,可以將還是先天法寶的幾柄殺劍,蛻變成先天靈寶。
等著七柄靈寶殺劍籌齊,便可佈置“七殺大陣”,徹底將蠻荒洲改天換地,甚至七殺祖師,可以“七殺證道”。
不過他們都來晚了一步,遇到了正在修築天庭祭祀之臺,順便鑄造鎮壓惡水的“九洲鼎”的碧波,被共公撞擊而顯露身形的酆都背陰大帝,乃至於黃魁,一眾人等。
一時瞭然於心,根本無法獨吞蛋糕,便乾脆上前商議。
七殺洞天之人在海外,經常到三仙島購買高階修煉材料,因此對幾人都有認知。
“天庭的水德星君,天一道姆,四海道姆之子四海君碧波水德祖師,方丈島上九洲大學山長上此百草山煉魔煉丹的先天丹道祖師,老丹子,還是真武大帝未成道前之師……天庭獄神,疑似有重塑魔神部的訊息…曾經被鎮壓在北海的衰神,如今黃天聖太子身邊的狗頭軍師。”
七殺洞天的七殺祖師頓時了熟於心,這是那位如何權勢滔天的聖太子班底。
“這位太子聽說有奶便是娘,為人倒也算實在,給錢就辦事,輕易卻佔不得毛病,不過其有經世之才,之前好幾樁大事,都是他辦成的,難不成他在蠻荒洲有什麼規劃?”
忽然一道念頭落在腦海中:“雖說我修持七殺之道,殺魔,殺鬼,殺邪,殺佛……瀟灑瞭然,但我的弟子們少有真正瞭然七殺,不是殺外物,而是殺己成道,所念七殺,殺神,乃是殺信仰崇拜之心,殺邪,乃是殺心中邪妄之心,殺佛乃是殺宿世業難輪迴因果報應……”
“若是從太子這裡討得一份差事,猶如當年太華仙門,牽門舉派,到了蓬萊仙島,成了島上仙官法吏,各個富得流油,那淵素真人,更是在突破天仙九重,離著證道太乙更只是一步之遙…”
“蠻荒洲若有海外那樣的大造化,我七殺洞天倒也不必另外尋個仙島,只在蠻荒洲辦好差事,也有數不清的資源傾斜。”
而金剛寺的納木尊菩薩,和這位七殺祖師碰著面,卻是有些緊張:“這個老殺才,不是在七殺洞天之中潛心修持麼?怎麼親自出來了?”
納木尊菩薩,在蠻荒洲的語言體系之中,便是“天菩薩”,納木尊原先也是想要“開天”,不過開的乃是佛門諸天。
他已經轉世了二十四次,每次修成菩薩境,但他並沒有選擇長生久視,而是主動轉世,肉身被供奉為“肉身佛”,在蠻荒洲諸寺之中供奉,每次轉世歸來,就去各寺,取回法力。
凝鍊成舍利子,乃是前世修成道神通道法。
如此便有二十四尊肉身佛像,收割信仰,有二十四粒佛法舍利子。
憑藉著二十四粒舍利子,加上自身摶煉,黃金,珍珠,珊瑚,玳瑁,硨磲,紅寶石,藍寶石,七寶鑲嵌,即作二十四座壇城,以壇城為核心,即作二十四諸天世界,每壇城中坐一“世尊”,皆是他前二十四世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