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第一個微信,我直到上個月月末才奇蹟般地透過其他認證方式尋回。
因此,我就有兩個微信用。
而這兩個微信,分別代表著我不同的人際關係。
第一個微信裡的好友,大部分都是我的同學。
第二個微信裡的好友,大部分都是我的親人、同事和旅行中認識的友友。
因此,不同的朋友圈,我發的內容都不一樣。
第二個微信的朋友圈,我現在比較少更新,因為微商有些多,而且,也沒什麼特別的內容適合那個朋友圈。
而最近的二十幾天,我每天都更新第一個微信的朋友圈。我以為,幾年沒出現在大家面前,這次突然能出現了,多多少少都會有些說法的。
嗯,的確,是有點說法了。就是,簡單了點。
而且,已經有很多同學都不怎麼發朋友圈了,感覺,都在為了生活而奔波勞碌。
嗯,有些東西,過期了,的確是會變質的。
但,我不在意。
因為我知道,一定還有同學在默默關注著我,哪怕他們從來都沒任何動靜。
總而言之,做好自己就好。
如今的我,也不是當年的我了。
當年第一個微信朋友圈裡的我,是那種喜歡自拍,但又故意在自拍中醜化自己去搞笑的人,讓當時不少同學都覺得我很沒品味。
嗯,在出國又回國後的幾年裡,我雖然依然喜歡自拍,但自拍的水平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至少,我不會再醜化自己,除非我想幽默一下。同時,我也設定了只能觀看半年內容的許可權,也就是把出國前的自我醜化形象封鎖在自己的記憶裡了。
如今的我,其實無論是在微信朋友圈,還是在QQ,我都在提升著自己的形象,改寫自己的格局。
心,無論是年輕,還是老了,那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是在做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