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退租的就有搶著求租的,市場永遠不缺少想透過做買賣來實現發財夢的逐夢人。
六月上旬一天,耿文揚正在跟閔惠商量著二期專案主打何類產品時,邵建華匆匆走進來道:“耿總,有個南方來的客戶想租我們的攤位。”
“哦?”耿文揚納罕道:“租就租吧,你怎麼還來問我?”
邵建華忙解釋道:“他想租下來賣BP機,跟咱們市場主打的音像文化產品不沾邊,所以我來請示您是否接受?”
“BP機?”耿文揚不禁心頭一動。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南方的觀念普遍比北方要新潮激進的多。而南方的商人,尤其是來自江浙粵一帶的商人,經商的風格可謂是即前衛又大膽,經常做一些別人不敢嘗試的事情。
音像磁帶的繁榮火爆局面最多持續六七年,以後將是通訊電子產品流行的時代。如果能把握住機會,將音像文化市場更新為電子通訊市場,批發市場的熱度還能一直維持下去。
“邵主任,你這樣……”耿文揚吩咐道:“以後來洽談的通訊和電子產品的客戶可以接納。另外,把咱們外面豎著的音像文化市場加兩個字,改為電子音像文化市場。”
“電子音像文化市場?”邵建華頓了一頓,當即恍然大悟,連聲應道:“哎!我這就去辦!”
“文揚……”閔惠在旁道:“既然你認為電子產品會大賣,要不我們的二期專案就主打電子通訊產品?”
“不!”耿文揚擺了擺手道:“姐,通訊產品目前還是價格昂貴的奢侈品,一般老百姓是用不起的。所以對於我們三線城市來說,它們的市場份額和使用者群都不會太大。”
“更何況……”他笑了笑繼續道:“現在的BP機和大哥大都是進口貨,國內基本沒有貨源,肯來我們這裡擺攤的人也不會太多。”
耿文揚的分析不無道理。閔惠見他最近操勞地面色有些憔悴,不禁心疼道:“文揚,你也別老想著工作,適當的出去活動活動散散心。”
耿文揚苦笑道:“姐,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這人不喜歡去人多的地方,晚上更不願去了。”
1990年的佰城依然延續著傳統三線城市的慢生活節奏。老百姓早起去單位上班,中午回家現做現吃,吃完後一般還要睡上個午覺。下午下班回到家,吃過晚飯後才是屬於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個人時間。
但九十年代時,老百姓可選擇的娛樂方式不多。大多數人都會待在家裡透過看電視聽廣播來消磨時光,還有的叫上幾個好友聚在一起打打牌、打打麻將或者下象棋等等。
也有部分喜歡熱鬧的人去街邊小花園或者歌舞廳唱個卡拉OK,又或者跳跳交誼舞霹靂舞什麼的。至於大小商場則一律到點下班關門,尚未有營業到晚上一說。
所以即使耿文揚想出去溜達溜達,在沒人陪伴的情況下也只能沿著馬路隨意亂走,想晚上逛個公園都是不可能的。
閔惠是個生性活潑愛動的人,見耿文揚一副精神不振的樣子,情知得幫他創造點生活樂趣,於是姍然一笑道:“要不,今晚上你陪我去跳舞吧?”
“跳舞?”
“對!”閔惠道:“春曉園那邊有免費的交誼舞場,咱去那邊跳去。他們那兒是露天舞場,空氣好還不花錢。”
“這個……”耿文揚晚上不想出門,因此有些猶豫。閔惠見狀使起小性道:“好不容易求你陪我一次,怎麼還黏黏呼呼的?你該不會不願意陪我吧?”
閔惠由於比耿文揚年齡大,所以他面前一直保持著端莊穩重的大姐姐形象,很少顯露出女性特有的撒嬌使小性等脾氣。